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文多音字教学探讨

2019-09-10易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多音字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易君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存不少数量的多音字,这些字中多音字的读音纷繁多变,而且一些多音字读音却难以抉择,学生学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利用语境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与确认。但小学低段学生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多音字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笔者在认识多音字的基础上,对教学中一些方法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音字;教学策略;存在问题

一、多音字的概述

多音字教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由于汉字具有多音多意的特点,再加上小学生理解能力偏低,上述因素导致小学多音字教学成为一个难点。本文基于这一认识,将小学阶段所需学习的多音字做一个整理和归纳,期望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小学生必须掌握的2500个常用汉字,笔者通过梳理这些汉字从中析出多音字428个。为便于分析,笔者根据汉字读音将这些汉字进一步分类,其中具有两项读音的汉字360个;具有三项及以上读音的汉字68个。据此发现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多音字以两项读音的汉字为主,这是多音字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该类汉字需要有所侧重。

就多音字的音节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音节形式相同仅声调不同的汉字;一种是音节形式不同的汉字。此处所说的音节形式,指的就是音节中的声韵结构。在428个多音字中,音节形式相同汉字206个,其中包括具有两项读音的汉字189个和具有三项及以上读音的汉字17个。如“奔”①bēn②bèn;“哄”①hōng②hòng③hǒng,这两个汉字读音构成多音的唯一区别是声调不同。按照音节形式不同的标准,共找到多音字222个,其中包括具有两项读音的汉字171个,具有三项及以上读音的汉字51个。

二、多音字的教学方法

一般说来,针对一些特殊的多音字或难以确认其正确读音的多音字时,采取语境的方法进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意或词义。但小学低段学生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

(一)识记典型例词教学法

具有相同音节形式的多音字,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声调的变化上,若学生对声调变化的灵敏度不够,这类多音字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要想高效地教授这类多音字,可以采取“识记典型例词”教学法,所谓“识记典型例词”是指为多音字的常用义项选取典型词语,并指导学生记忆这些例詞达到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及义项,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如“胖”①pàng,意义是(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这一意义在使用过程中范围不断扩大,如“胖大海”“胖头鱼”等词。②pán,是一种书面语,指安泰舒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记忆“心广体胖”,快速地识记“胖”的两种读音及义项。

(二)识记特殊义项教学法

对于音节形式不同的多音字,可从特殊的义项着手进行教学。在多音字的义项中,存在一部分姓氏用字以及地名、人名用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必要对这些义项作过多解释,只需要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姓氏、地名或人名用字,再简单补充一些富有趣味的内容,如这一姓氏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一人物的奇闻异事等。这个过程不再是为识字而识字的教学,而是以识字为切入点和载体,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教学。这种教学法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创设交流语境教学法

在多音字中存在一部分语气词和轻声词,针对这些语气词可以采用创设交流语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多音字的具体使用要求,自主为汉字创设交流使用的相应语境。学生既可以掌握每个义项的意义,也可以熟悉其现实应用语境。如“啊”这个语气词,①ā,表惊讶或赞叹;②á,表追问;③ǎ,表惊疑;④à,表应诺。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对话,创设出每一个音节所适用的语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实现了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轻声词教学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只需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的实际使用语境即可。让学生自己创设对话情景并进行实践练习,这是对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补充。

(四)辨别词性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针对那些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如“王”“雨”“衣”等字。以“王”为例,该字读音①wáng,意为君主,最高统治者;首领,头目;②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如王天下。针对这类多音字,教师可以从词性展开教学,当读音为wáng时,在使用过程中以名词性为主;当读音为wàng时,通常用作动词。结合这类多音字教学,为学生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定能为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音字因其义项与读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很难为其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多音字的教学方法。以上几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彼此之间存在交叉,有的多音字既适用于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另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多音字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以上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编写歌诀教学法

多音字极易误读,如果只靠注音组词等逐一识记辨别,则枯燥乏味,效率很低;倘复习时集中出现,更令人生厌。一二年级书中出现的多音字不多,我们编成歌诀识记,也置于生活化的音韵语境中,赋予具体的意义或形象,学习、复习,解读、熟读识记,也可立竿见影,寓教、学于愉悦之中。所编歌诀内容也追求密度,一句中往往含几个多音字,并努力试图靠近,尽量组成词,句子尽量凝缩省简,以便对比识记,亦有凑合字。呈示如下:

景色分外好,互相照相一分钟。路长弯曲听乐曲,当年成长快乐去当兵。一行燕子正飞行,一只只好随匆匆。参加种人参,当天种地去播种。饮水饮牛别拉下,看门看见有落花。便宜还有方便面,把住刀把切西瓜。多少中间分开好,少年好学五更早。

参考文献:

[1]刘玲.浅议小学多音字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3):104.

[2]王慧琳.浅谈对外汉语多音字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4,(7):51-51.

猜你喜欢

多音字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趣味多音字(二十二)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你会读多音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