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战略管理之定位学派

2019-09-10张思奇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竞争战略战略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对定位学派进行简介,且结合定位学派的各阶段发展与应用,对定位学派的发展进行剖析,提出定位学派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战略管理;定位学派;竞争战略

1 发展历程

1.1理论来源

定位学派是强调战略制定是分析过程的管理学派。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军事著作如中国孙武的《孙子兵法》,孙子十分强调用兵要靠谋略出奇制胜,尽量避免与敌人在正面硬碰硬,通过“出奇”而获得对敌优势。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的一些战略思想。克劳塞维茨同样认为“出奇”是塑造战略优势的关键,他说:“一切行动都无例外地要以出敌不意为基础”。

一些学者认为,至少在军事战略上,毛泽东也同属于定位学派。例如,土地革命时期,在分析中国革命道路时,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战略。这一总战略的分析基础正是基于敌我强弱与优势劣势的定位分析。

1.2理论发展

定位学派成为一套较成熟的战略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商业战略理论中开始大量地借鉴和应用军事战略理论,用于研究商战和商业竞争。沿着这条研究路线,商业战略理论中的定位学派出现了三个分支。

第一个分支是定位的认知理论。1969年杰克·特劳特以论文《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首次提出了商业中的“定位”观念。 第二個分支是竞争战略理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指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经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第三个分支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该理论认为每个组织都是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各种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不同组织间存在差异。

2 适用范围

2.1理论前提

1.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的时候必须将企业本身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

2.同行业企业有着类似的资源,就有可能寻求类似战略。

3.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在企业间是可以流动的,因而企业之间在资源上差异只是暂时的或易被克服。

4.企业战略管理者都是理性的,都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

2.2适用条件

定位学派适用环境是狭小的。设计学派使外部条件和内部能力受到同样的重视;定位学派对外部条件的偏重,尤其是对整个行业及竞争状况的重视,而忽视组织的自身能力。定位学派的学术活动和实践都是以大量的对成熟、相对稳定产业主导战略研究的数据作为基础展开研究的。

3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980年迈克尔·波特出版了《竞争战略》,构造了用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五作用力模型,进而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为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985年他又出版了《竞争优势》,引入了价值链的概念,用来系统识别和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波特提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赢利能力,即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最有赢利潜力的行业,其次还要考虑如何在已经选定的行业中自我定位。

4 理论局限

4.1环境

定位学派主要偏重于外部环境分析(尤其是重视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而忽视了企业自身能力的分析。这就导致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但是这是不合理的。制定战略时还应该考虑企业自身内部的一些软资源,比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本等对企业的经济影响情况。定位学派的学术和实践工作都是以大量的对成熟,相对稳定的行业主导战略的研究的数据作为基础的,但是这也不符合现实。当前的经济是发展的而且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目前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下,竞争也就不再像定位学派那样强调的是“位置”之战,而是一种强调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的“移动”之战。

4.2方法

定位学派的方法符合经济学的要求,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要求,但却与社会学和政治学,甚至非量化的经济学是背道而驰的。定位学派非常偏爱经济学,而忽视政治学。但是现实中经济学和政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战略管理中权利学派中的观点),有时候企业的战略选择会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

4.3战略过程

定位学派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思考与行动的分离,战略制定者在定位学派中是远离那些制造产品、销售产品等的具体的企业活动的,而是只呆在企业内完成抽象的工作,“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这样势必会加大战略的不可行性的危险。

5 新发展

以产业分析近似代替环境分析的研究方法, 奠定了定位学派的地位, 但也限制了定位学派的进一步发展。Mar-colansiti and Roy Levien突破了波特的研究成果, 用企业生态系统分析代替产业分析, 提出了新的定位战略——根据企业生态环境选择战略。在其研究中, 提出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健康状况的3个评价指标: 生产力、活力、细分市场的创造力。并基于企业所处生态系统的分析, 提出了企业生态战略。

企业生态战略不仅在分析工具和战略选择上突破了传统定位学派的观点, 而且也对竞争战略提出了新的思考命题, 将竞争的领域从个体公司之间拓展到企业生态系统之间。

一方面, 强调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公司之间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如果公司制定战略时缺乏整体生态系统观,在短期内获取财务利益的战略, 可能会破坏企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也重新诠释了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之一的技术战略, 即技术发展的本质:企业生态系统内分布广泛的创新组织的多样性, 使得竞争的主要领域不在于从事技术竞争的个体公司数量, 而在于生态系统之间或生态系统领域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鲁靖文,刘轩宇.浅析经济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量性分析的关系[J].中国证券期货,2010(12):97-98.

作者简介:

张思奇(1996—)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竞争战略战略管理
爱奇艺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市场竞争战略研究
双边市场理论综述
内部控制审计与竞争战略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