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9-10杨阳

关键词:网络体系生态文明环境监测

杨阳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而对其具体构建思路展开研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网络体系;生态文明

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十分凸显,生态环境保护中对生态环境监测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这从我国十八大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以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就可见一斑。在国家战略部署引领下,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价是更为全面准确掌握我国生态发展总体情况的重要策略。另外,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在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套更为科学完善且运行有效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来为其发展提供指导,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与建设重点,并在建设过程中对更加高效的对环境情况进行评价和反应,从而为国家各项政策决定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可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生态战略的重要臂助,必须加快监测网络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和完善,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大支持。

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无疑为环境治理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各种现实困难也不断涌现。对此,就要求在环保过程中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以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和全方位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和未来趋势,并进一步抓住其主要成因,然后提炼各个要素并逐个击破。这对于我们解决环保中各种现实难题,推动环保工作有效开展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其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环保标准,提升环保工作质量。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众多,其不同监测内容所获得的数据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监测标准加以明确并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广泛运用的情况下,统一标准更有助于对数据价值的分析与挖掘。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恰恰可以对各项监测工作予以规范,从而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数据搜集与研究分析工作,并提高环保工作质量。

最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当前生活中的污水与垃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废气、废水以及废旧物体的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如果不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测将会进一步助长这种污染物排放的势头。因此,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通过将环境污染情况更全面详实的呈现出来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性的了解,进而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而通过环境监测来为环境监管提供准确数据,也可以更为有效的开展监管和环保教育工作,从而督促人们提升自身环保意识。

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明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总体框架

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与生态建设一样,也需要先明确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在框架范围内对各项工作加以落实,以便在有限时间内顺利推进建设任务的完成。具体而言,总体框架的搭建需要有一个层次分明的管理系统,并运用分级管理理念对每一个层级的工作做好分工,以形成一套运行有效的联动机制,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效运转,达到效率与水平的提高。此外,网络化监测体系还可以从横纵两个方向进行构建,即按照省市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层级进行各自平台建设,然后再彼此连通形成一个纵横形式的监测系统,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内部监测数据的畅通传递与共享。

(二)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

鉴于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一方面,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数据采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了解与分析方能确保环保工作开展的精细化,并不断对环保工作进行优化完善。所以,生态环境部门必须给予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以更多关注,间距打击各种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行为,并不断对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应积极利用数据与事实来最为环保工作开展的依据,通过环境监测来发现各个地区潜藏的、不易发现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管,通过监管强化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使工作人员能够严谨认真地投入到监测工作中,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形。而只有在明确各地区生态状况与环境状况基础上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到的对生态环保工作进行部署,更好地对我们的家园加以保护。

(三)加快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依靠人们的自觉,必须要充分发动起多方力量。而多方力量的参与又需要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来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予以指导和规范,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此方能推动环境保护各方面任务的有效落实,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个人的力量明显无法满足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要求,尤其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环保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必须要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然后在监测机制有效的引导下,对各自分工予以明确,并形成协同机制,从而将各自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如技术人员必须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应用到环保工作中,以帮助监测部门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以为数据分析打好基础,最终形成系统性报告并将环境问题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使人们更好地发现和感悟环境问题严峻性。

(四)加快构建稳定的、统一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是各种可以集中反映环境情况的数据的总和,其包含生态环境变化方向以及趋势,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必须了解生态环境现处于何种状态,并能建设好指标体系,以明确主要指标与次要指标,从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具体指标体系构建中,将各个要素的发挥作用及其影响范围、致使结果搞明白,方能做出更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包括目标明确的环境监测与管理。对此,必须坚持科学监测,安全监测,零误差监测,而这恰恰需要过硬信息技术来支撑,也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打配合,还需要相关人员的尽心尽责的努力付出,由此方可得到更为全面和有用的环境监测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真实度是环保工作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构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将其网络体系构建提上日程,通过明确总体框架、强化工作落实、完善监测制度与指标体系来切实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海芹,高世楫. 生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J]. 改革,2017(05):15-34.

[2]王海芹,程会强,高世楫. 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 环境保护,2015,43(20):24-29.

[3]本刊.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J]. 稀土信息,2015(09):34-35.

[4]宋慧敏,薛亮.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2):3913-3919.

猜你喜欢

网络体系生态文明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城乡统筹视角下商贸流通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