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2019-09-10曹媛媛黄桂良

关键词:文明礼仪

曹媛媛 黄桂良

摘要:自古以来,礼仪就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一、宣传发动,达成共识;二、整理概括,分类学习;三、实践应用,养成习惯;四、组建文明礼仪小队,展示成果;五、常抓不懈,提升拓展。

关键词: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 文明公约 文明手势 礼仪小队教育合力

自古以来,礼仪就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尚礼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每个人立身社会、走向社会的人格基石。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文明礼仪及习惯的养成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教育之重要。它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儿童时期,既是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也恰恰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礼仪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我校的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宣传发动,达成共识

利用每天室内广播、每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每学期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以文明礼仪养成为中心,通过学文明礼仪知识、讲文明礼仪故事、树文明礼仪榜样等活动,持续不断地加深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树立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决心和信心。

二、整理概括,分类学习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知识浩如烟海,针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也很繁多。为了让学生学习起来既系统全面,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我校对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内容进行精心研读、提炼、概括,植根传统文化沃土,吸收现代学生规范精华,制订了《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文明公约》(以下简称《文明公约》)。《文明公约》的内容共十条,采用了歌谣的形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简洁明了,易学易记。近年来,我们又在《文明公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把文明习惯精简为“人楼即静,入室即学”“轻声慢步,排队右行”十六个字,在教学楼的显要位置进行提示,让墙壁发挥无声的教育作用。为把文明礼仪的内在要求外化为行动,我们紧紧围绕十六字要求设计了五个文明手势和动作:敬礼、轻声、慢步、排队右行、弯腰捡起。敬礼就是少先队的队礼,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要求精神饱满,规范利落。轻声是把右手食指竖着放在嘴唇中间,提示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慢步则是借鉴交警手势,把左手手掌张开,水平放在胸前高度,右手手掌竖直放在左手下面,中间手指抵住左手手心,两手成“T”字状,寓意停止.放慢脚步,不要快跑。排队右行的手势为右手提起到小腹高度,手掌指向自己身体的左面,也就是对面来人的右面,示意排队右行。弯腰捡起则是见到废纸或其他垃圾要自觉伸伸手、弯弯腰,只要见到,一定捡起。内有简洁明确的规范要求作思想支撑,外有方便可行的手势动作作实践保障,内涵有德,外显有规,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为了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文明手势和动作,我校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如周一升旗仪式、室内广播,对文明手势动作进行示范、讲解、练习,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含义,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通过学习、练习让文明意识、文明习惯自然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为更好践行文明礼仪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实践应用,养成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为了让文明礼仪培养落到实处,在队员们的心中落地生根,大队部制订了翔实的中队文明礼仪评比检查细则,从上学放学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就餐礼仪等方面提出了细致、明确的要求。如上学放学见到老师主动行队礼、上课尊重老师不抢话、课间排队右行安静有序、就餐文明礼让节约粮食等,让队员们的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时时刻刻以文明为准则,让文明成为队员自觉的行动。当然.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仅仅依靠自觉,它需要强有力的检查督促作为保障和后盾。为此,大队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成立了文明示范岗和文明监督岗。文明示范岗由每个中队选出的文明礼仪小队队员轮流值班,他们用自己一个个标准、规范、美观、有力的文明手势和动作给全体队员做示范,用无声的行动诠释文明礼仪的无穷魅力,用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队员欣赏礼仪、向往礼仪、模仿礼仪、践行礼仪。文明监督岗的队员们则主要负责对队员的文明礼仪进行提醒和检查,对不会使用或者不使用文明礼仪手势和动作的队员进行提醒,对违反文明礼仪的行为进行监督,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在大队部第二天的红领巾广播中进行通报,并给相应的中队扣减文明礼仪量化分。每周进行一次中队评比总结,给表现优异的中队授予文明礼仪星。这样,有具体细致的文明礼仪评比细则的引领,有文明示范岗的实践指导,配以文明监督岗的提醒监督,实现了让文明礼仪落地生根,让文明礼仪化成每个队员自觉、自动、自然的行动。

四、组建文明礼仪小队,展示成果

为检验文明礼仪培养的成果,大队部每学期都要组织中队文明礼仪展示活动,展示队员的文明形象和优良素质。展示活动中,经过各中队层层选拔的优秀文明礼仪队员精神抖擞,手势整齐划一,动作规范有力,激情四射,给全体队员以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享受,激发了全体队员遵守礼仪、向往文明、人人争当文明礼仪标兵的信心和热情。

为充分发挥文明礼仪队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大队部要求每个中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文明礼仪互学、互检、互评活动,每个文明礼仪队员负责一到两个小队的文明礼仪培训指导,通过兵教兵、一对一的形式对每个队员进行辅导培训,然后进行互检、互评,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达到人人懂礼、个个过关的目标,让文明礼仪之花盛开在每个队员的心头,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五、常抓不懈,提升拓展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惯的培养更是这样。培养一个好习惯很难,破坏一个习惯却很容易,一百天的坚持敌不过几天的偷懒,一个学期培养的良好习惯放松几天就可能无功而返,被打回原形,而且文明礼仪的培养如果仅仅局限在校园里,培养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我们要求全体队员不能校内校外“两张皮”,不仅要在校园里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在校外包括在家里和社区也要时刻注意文明礼仪,遵守社会公德,如过马路不闯红灯,乘公交车主动排队、让座,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见到垃圾主动捡起等,展示我校队员的良好形象。节假日,我们还组织队员到街头巷尾发传单,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了队员们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识,带动了全校形成重视文明、崇尚礼仪的良好風尚。为了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们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家长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联系,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联盟,坚持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频率、同一步调,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与家长同气连枝、和衷共济、齐心协力,用家长的大手牵起孩子的小手,让孩子的小手拉起家长的大手,拓展了育人渠道,提升了教育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培养,我校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意识逐步提升,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显著增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找准切人点,抓住关键点,坚持不懈,虚功实做,加大文明礼仪培养的力度,创新培养形式,丰富培养方法,在全体队员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培养队员的文明习惯,为孩子们的一生开好头、起好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仲彪.班主任工作浅谈[J].教育界(中旬),2015(6).

[2]谢崇活.农村初中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与对策[J].未来英才,2017(6).

[3]李涛.中小学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2010(7B).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文明礼仪教学的策略探索
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农村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的研究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办手抄报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