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遂宁市直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19-09-10杨伯平

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深化改革品牌建设转型升级

杨伯平

摘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根本要求。粮食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粮食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加快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活力,推进遂宁市直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关键词:粮食产业 深化改革 转型升级 品牌建设

一、积极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流通市场的主体,担负着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遂宁市直国有粮食企业先后经历了全员身份置换改革和公司整合改革,“老粮、老帐、老人”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思想”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彻底,只要岗位一样,干多干少干好干孬都一样,工作效率不高;同时普通员工经济收入低,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必须求变求新加以应对。

(一)项目争取要有新思路

新组建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品种包括粮食、棉花、食糖等。近年来国家“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争取到新的储粮指标较难,国有粮食企业必须转变思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粮仓建设,还要围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增的职能职责,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多修建周转仓、冷冻库等国家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设施以及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的储备设施。要想方设法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目前船山区和安居区政府没有直接管辖的国有粮食企业,在项目上对市直国有粮食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大,可考虑成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加强与两区政府对接,通过做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要争取财政、税务、土地、建设、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人事改革要有新突破

改革是动力。现阶段市直国有粮食企业不一定要大规模减员,但一定要彻底打破“大锅饭”,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群策群力管理企业。要引进懂经营、善管理、乐奉献的领军人才和大胆启用一批敢拼、敢闯、敢干的年轻人,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

(三)多元发展要有新渠道

在做好安全储粮的前提下,要不拘于粮食经营,敢于跳出粮食抓粮食,多种经营促发展。要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认真思考,国有粮食企业可以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联结起来,组建“粮联体”,形成集粮食生产、流通、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二、稳步推进“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做大做强油菜产业

2018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接近1800万亩,产量达到290万吨,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省政府提出了“做强做大油菜产业”策略,启动了“天府菜油”行动。由四川省粮食行业协会发起,油脂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院校等单位自愿结成跨行业非营利性联合体,成立了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参与打造“天府菜油”公共品牌,油菜产业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期。我们契合了这一要求,通过竞争立项成功获得“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工程项目,2017-2019年船山区每年将获得15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船山区和安居区获得了新一轮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2018-2020年每年各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为遂宁市直加快油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基地,实施规模化种植

积极发展油菜产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是惠农利民之举,按每亩产小麦250公斤、油菜籽160公斤粗略估算,种植油菜比种植小麦每亩收益约高320元。要加大优质油菜籽品种的研究与培育,以出油率高、芥酸含量低的杂交黄油菜专利品种为主推品种,从好种子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加大油菜籽生产扶持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菜核心种植基地,鼓励企业通过“企业+农户”“企业+专合社”等生产模式,引导大户规模种植油菜。对于符合好糧油原料标准的油菜籽,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实行一次加价回收并进行二次分红返利。促进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油菜花节等旅游项目,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强加工,实施标准化生产

利用“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县资金,加快建立油菜籽产后服务中心,对原料仓、成品仓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按照《中国好粮油产品质量控制导则》标准要求,积极推进以中豪油脂为代表的数字工厂建设,对加工设备进行升级,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实行全程数据管控,构建与“中国好粮油信息平台”相融合的质量追溯系统。通过做强做大油脂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遂宁市直可达到年加工生产菜籽油5万吨、分装生产各类食用油5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创品牌,实施引领化营销

黄菜籽油是遂宁的一大特色,要充分利用好正在统筹建设的“天府菜油”公共品牌,把遂宁黄菜籽油培育成四川油菜籽产业联盟的引领龙头。指导企业购买专利技术,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提高菜油品质,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力争将黄菜籽油培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抱团营销推动大米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遂宁市直大米品牌主要有禾宏米业的“禾宏牌”观音香米,国丰公司的“涪江牌”香米,晨阳米业的“绿遂宝”牌大米、“玉泉”香米,国正米业的“国正”牌系列大米,源香米业的“香泉”牌系列大米;另外还有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米品牌,如奉光荣家庭农场的亭子坝大米、绍兵家庭农场的“三家”大米、兴耘合作社的“禾草香”系列大米、茂丰种植合作社的 “仁灵鸭田香米”。品牌多,但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话语权小、价值低。面对大米品牌“多、杂、乱、弱、散、小”的现状,迫切需要一个叫得响、记得住、质量过硬的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以此推动企业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一)打造大米品牌航空母舰

整合大米加工、销售以及品牌策划等企业为主体的大米产业联盟,以区域联盟带动企业经营。联盟企业可统一使用“遂宁鲜大米”LOGO,用“遂宁鲜大米”的大品牌统领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聚合企业品牌。

(二)打造大米品牌金字招牌

为了建立遂宁鲜大米优质优价形成机制,要制定遂宁鲜大米质量标准,用“标准”统一质量,整合品牌,提高档次。严格质量管控和实行质量追溯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监管、统一认证、统一规范的监控体系,确保“遂宁鲜大米”质量。

(三)打造大米品牌遂宁名号

挖掘遂宁特色元素,尤其是生态环境特色。遂宁以紫红色沙土、泥岩为主,被称为“红土地”,特别是土壤 PH 值 8.0-8.5,呈弱碱性,钙、铁等矿物养分含量丰富,具有优质大米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深入发掘依附在传统产品上的历史文化元素,如观音文化,打好文化牌,提升遂宁鲜大米的内涵。

四、寻找新的粮食经济增长点,推进其他粮油品牌建设

(一)发展以小磨芝麻油为代表的小种油

遂宁的小磨芝麻油很有名气,特别是原“涪江牌”芝麻油曾作为特供产品,一直是粮食部门引以为豪的事情。据营养学家科学分析,芝麻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保护血管、润肠通便、保护嗓子等都功效不凡。遂宁小磨芝麻油采用的是“水代法”生产,“开瓶千家嗅,绕梁百日香”正是这一工艺的生动写照。石磨磨制过程低温、低压,不会破坏油中的芳香味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份,而机制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260℃的高温,营养成分会遭到破坏。近年来,以万福食品、祉香食品为代表的小磨芝麻油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同时也在发展藤椒油、花椒油等其他品种的小种油。我们应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产油大县资金或“中国好粮油”专项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小种油发展专项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加快小种油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小种油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发展豆制品产业

在四川豆制品中,遂宁“船山豆腐皮”久负盛名,历史悠久,因口味独特被消费者列为馈赠首选。肖老三、胡老七、香斯哩、欧润、徐老三等豆制品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行业指导不够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大,“船山豆腐皮”地理标志申报成功后,并没有企业申请使用,行业未形成发展合力。应尽快成立豆制品行业协会,制定豆制品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宣传营销,把船山豆腐皮打造成为著名的休闲食品、观音民俗產品、旅游特色产品。

(三)发展特色面粉业

我国面粉产业整体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低等问题,遂宁仁吉制粉停产后,面粉业就成了市直粮食产业的短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正式注册的日加工小麦能力达50吨以上的面粉加工企业近万家,全国小麦年加工能力已达3.5亿吨,而目前全国年平均小麦消费量在1.15亿吨左右,由此推算,面粉行业设备平均开工率仅为33%,可见面粉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因此,遂宁市直再建新的面粉龙头企业不符合实际,只有在特色面业上作文章、下功夫。四川盛海食品公司通过发展观音素麻花,圆弘商贸通过发展红薯挂面、蔬菜挂面、杂粮挂面、儿童挂面,还有遂宁冯水饺,走出了发展特色面业的新路子。观音素麻花发展势头特别好,去龙凤古镇休闲度假的游客,大都会品尝一下观音素麻花,并作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粮食部门理应对企业给予引导和扶持,帮助组建科技研发和专家咨询团队,在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上下功夫,提升特色面粉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遂宁市直特色面粉产业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遂宁市粮食局直属局 )

猜你喜欢

深化改革品牌建设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