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术后出院患者携带尿管中的应用

2019-09-10冯惠琴苏庆玲马玲米叶红李淑芳杨晶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4期
关键词:尿管宫颈癌

冯惠琴 苏庆玲 马玲 米叶红 李淑芳 杨晶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术后出院患者携带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妇科宫颈癌术后患者,出院时经测量膀胱残余尿量>100ml后重新留置尿管回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出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在再次入院时评价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尿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再次入院时实验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尿管自我管理能力合格率(77%)高于对照组(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对宫颈癌术后携带尿管的出院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我管理模式;宫颈癌;尿管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A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位居第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2.9万,其中,我国占28.8%(1)。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2)。膀胱是子宫的邻近器官,切除子宫后,膀胱失去一定的支撑,手术切除大部分宫旁组织及韧带,并对支配膀胱的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膀胱功能障碍(3)。据调查,我国宫颈癌术后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有35.6%(4),为了使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术后需留置尿管10~14天(5)。 部分患者拔除尿管后会出现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等症状,被迫患者出院后携带尿管,自我护理不当会造成泌尿系的感染及膀胱功能障碍。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术后携带尿管的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妇科宫颈癌术后出院携带尿管的患者。入选标准(1)手术方式均为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术后拔除患者尿管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3)尿管拔出后,患者解小便后经B超测量膀胱残余尿量>100ml后重新留置尿管(4)患者需在我科行后续化疗。(5)会使用网络,能很好的进行微信沟通。(6)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精神意识障碍,无法配合(2)患者不能自理,需家属完全照顾(3)出院时患者存在泌尿系感染(4)文化水平低,不能有效沟通(5)无使用网络的条件(6)对入组后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治疗。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6~69(48.17±8.33)岁;根据宫颈癌国际妇产联盟( FIGO) 分期:Ib期17例,Ⅱa 期10例,Ⅱb 期3 例;文化程度;小学6名,初中12名,高中6名,大专及以上6名。观察组年龄32~68(50.70±8.55)岁;FIGO 分期:Ⅰb 期19 例,Ⅱa 期9 例,Ⅱb 期2例;文化程度;小学5名,初中12名,高中8名,大专及以上5名。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告知留置尿管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后电话随访。

1.2.2实验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措施:

1.2.2.1 成立自我管理模式研究小组成员

通过对本科室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宫颈癌术后相关康复知识及自我管理模式知识进行培训,经过护士长考核通过,自愿组成自我管理模式研究小组成员,最终由一名副主任护师、两名护师组成。

1.2.2.2自我管理的教育方式

运用网络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组名:自我管理小组,由研究小组成员及实验组30名患者组成。研究小组成员在自我管理小组微信群里反复推送留置尿管期间的日常生活自我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的相关知识,内容需经护士长审核,形式不限,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每周进行一次长达一小时的微信互动,研究小组成员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在线答疑。对于没有动态的患者进行电话督导,让其积极参与,确保自我管理内容有效实施。发放自我管理健康手册,包括尿管的固定方法、引流袋更换的步骤、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等等,文字结合图片,易于掌握,并与微信相呼应,对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强化训练。

1.2.2.3自我管理的内容

查阅相关文献,并了解携带尿管出院患者所关心的问题,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确定尿管自我管理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每日早晚两次温开水会阴擦洗;大便时尿管妥善管理,避免大便污染尿管及尿袋,便后先使用擦手纸从前往后擦净肛门,后用温开水清洗干净;每周更换集尿袋,更换时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接口污染,尿袋破裂,及时更换,引流袋的高度始终保持在耻骨联合以下;穿宽松舒适的内裤及外裤,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活动时尿管脱出或者尿管摩擦造成会阴部破溃严格的自我监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日保持2000ml以上的饮水量,尿量同样保持在2000ml以上或者尿色清亮,预防泌尿系感染;在再次入院的前一周开始夹管放尿管理训练,白天根据饮水量和膀胱充盈度每2~4h放尿一次,或者尿憋时开始放尿(6)。对于不能感受到有尿意的患者,教会患者识别膀胱充盈状态,触摸膀胱,膀胱充盈平脐,表明膀胱已处于充盈状态,表明可以放尿,尿管开放后,利用腹压排尿,晚上持续开放,避免尿憋影响患者睡眠(7);微信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影响膀胱功能的相关穴位,包括利尿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5cm)、气海穴(位于脐下5cm)。让患者掌握穴位按压的部位、手法、力度及深度,每日三次按压,每个穴位每次二分钟(8)。膀胱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膀胱的排尿功能主要靠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作用完成,有研究表明,膀胱功能锻炼可有效增强逼尿肌及括约肌的协调功能,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9)。指导患者出院后有规律的进行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再次入院尿管重置率。每天进行3次腹肌锻炼,每次10 分钟,吸气时放松腹肌,呼气时收縮腹肌。或者平躺于床上,双腿放平,双手置于两侧,向上抬起双腿60°~90°,然后放下双腿,期间双腿不要着地。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每天进行3次不同体位下的肛门、阴道、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锻炼,具体方法:肛门、阴道、尿道依次收缩,收缩3~ 5 秒,收缩过程要使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感觉,并保持腹部肌肉和大腿肌的放松,后放松5秒,进行30组[10]。

1.3观察指标

1.3.1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需重新留置尿管情况

患者返院行术后第一次化疗,给予心理疏导,在患者感觉膀胱充盈时,拔除患者尿管,嘱患者解完第3次小便,自觉充分排空膀胱后立即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100ml说明膀胱功能恢复,>100ml,有尿潴留情况,需重新留置尿管。

1.3.2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情况

对于膀胱功能恢复的患者,留取新鲜清洁中段尿,方法:告知患者排尿前先冲洗会阴,开始排尿三秒后接尿约10ml。对于又重新留置尿管的患者,先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时,开始放尿,放尿三秒后,夹闭尿管,用安尔碘消毒尿管与引流袋连接上方2cm处,用10ml注射器刺入尿管,留取尿液。收集尿液后立即送检。尿常规检查,若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则认为存在尿路感染。

1.3.3尿管自我管理评分

设计简单易懂又直观的测评方法,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有可滑动的游标,一面标

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称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1],让患者对尿管自我管理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进行自我评价,记录快而简单。分值区间0-10,0分表示完全不能自行管理,1-3分表示管理不好,4-6分能够部分管理,7-9分基本可以管理,10分完全可以自行管理。≥7分表明患者尿管自我管理能力合格。尿管自我管理合格率=尿管自我管理能力合格人数/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图表1)

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尿潴留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自我尿管管理能力比较(图表2)

组别 完全不能自行管理(0)分 管理不好(1-3)分 能夠部分管理(4-6)分 基本可以管理(7-9)分 完全可以自行管理(10)分 合格率

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患者尿管自我管理能力合格率(77%)明显高于对照组(20%),实验组尿管完全可以自行管理是对照组的四倍,≥7分患者尿管自我管理能力合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自我管理是患者通过自己的行为,采用自我管理技能使自身健康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起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一般多用于慢性疾病,目前已扩展到癌症领域【12】。由于宫颈癌根治术容易引起尿潴留,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宫颈癌治疗周期长,一般术后会进行辅助化疗与放疗,由于膀胱功能未恢复,术后患者携带尿管回家,患者缺乏尿管自我管理能力与意识。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留置尿管不仅会增加尿道感染的机会、还会加重尿潴留的发生,患者后续治疗的时间会被延迟,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6】。本研究应用自我管理模式通过组建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尿管日常管理内容的宣教,以及盆底肌及腹肌的锻炼方法、日常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防范等等,内容反复强化,随时随地与患者沟通交流,调动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使患者掌握带尿管出院后的各项技能,增强患者尿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表2中,对照组能够部分管理(4-6)分所占的比例要比实验组高,但是≥7分的患者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自我管理模式,使能够部分管理尿管的患者(4-6)分趋于基本和完全可以自行管理(≥7分)尿管,通过自我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术后出院患者携带尿管中的应用,患者的尿管相关并发症有所降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所以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轶英, 王悦, 乔友林,等. 中国宫颈癌筛查未来之路——细胞学初筛的弃或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3):324-326

(2)Lee J Y, Youm J, Kim T H, et al. Preoperative MRI criteria for trials on less radical surgery in Stage IB1 cervical cancer.[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14, 134(1):47-51.

(3)李晓丹, 王建六.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7, 31(2):150-152.

(4)刘丽, 张兰玲, 王三菊. 综合护理干预宫颈癌根治术后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11):1247-1248.

(5)李秀丽. 预见性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8):1221-1222.

(6)言哲英. 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7) 刘丽红. 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的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33):8096-8096.

(8)王慧芳. 穴位按压缓解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研究[D]. 中国医科大学, 2012.

(9)Kim SE,Shin MS,Kim CJ,et al. Effects of tamsulosin on urinary bladder function and neuronal activity in the voiding centers of rats with cyclophosphamide - induced overactive bladder[J]. Int NeurourolJ,2012,16( 1) : 13 - 22.

[10]徐惠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9):653-656.

[11]Klimek L, Bergmann K C, Biedermann T, et al.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J]. Allergo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7:1-9.

[12]Diane E. Nuñez RN MS ANP BC, Colleen Keller RN-C FNP PhD, Ananian C D. A Review of the Efficacy of the Self-Management Model on Health Outcomes in Community-Residing Older Adults with Arthritis[J]. 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2009, 6(3):130-48.

猜你喜欢

尿管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尿管高举平台法固定对前列腺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效果的影响
两种尿管二次固定方法的效果评价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剖宫产术留置尿管时间对孕产妇影响的Meta分析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气囊注水量对老年女性留置尿管溢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