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研究

2019-09-10丁来霞高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丁来霞 高洁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的126(均为大专学历,其中男性21名,女性105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方法,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方法。结果:显示实验组带教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导师制教学法;护理实习带教;护理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201-003

在14世纪,英国教育学家就提出了指导的概念,到17世纪时,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始普遍在其研究生教育中采用了导师制,其实质就是个别辅导。为了加强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本院于2018年开始在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带教法,效果显著。导师制带教法既提高了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12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实习时间为8个月,其中2017年3月-2017年11月60名实习生为对照组,从2017年12月-2018年7月66名实习生为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在校成绩、实习时间没有显著差异(>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进入临床后,将实习生分配给临床带教老师,并从带教老师那里学习技能和经验。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带教模式,明确导师入选标准,规范各导师的职责及教学任务,建立导师制教学管理组,管理组由护理部教学管理委员会和护理部主任助理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进行领导,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门急诊特殊系统总带教为教学管理组的成员。其中各种的教学管理工作由临床科室护士长负责。

1.2.2带教标准 护理部统一对临床带教导师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和视频,以达到同质化管理要求。

1.2.3导师资质的认定 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或具有至少三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师,原则上需达到N2A级以上能级,特别优秀的护理人员通过护理部考核可适当放宽。本科实习生须由专科护士或N2A级以上的护理人员负责带教。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教学意识,并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临床及教学中具有创新思维,善于学习和总结。具备以上条件的护理人员需通过护理部组织的带教老师测评和考核,才能获得带教老师资质认定,方可从事带教工作。

1.2.4护理实习生全程双导师制的开展方法采取二对一双导师制培养教学模式,即由护理主任助理和一名临床带教老师与一名实习生构成的模式,为了方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有老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而导师能够全面、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进入临床后采取周目标教学法,细化每个实习生在各科室每周的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督促实习生实施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研究不良护理事件等,并定期汇报学习体会;每月评估实习效果;每两周与该生的临床带教导师相互沟通,了解学生的信息并提供及时的指导;每二周批阅实习生周记;并保留实习护生的手机号,微信号,QQ号,并使用电话,网络等与实习生保持联系;关注实习生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上的困难,给予援助。

1.2.5实习周期的安排根据医学院校的实习要求制定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实习计划,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为帮助实习生明确实习期间医院及学校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以及初下临床的一些最基本知识和要求:(1)实习生开始的前一个月为初期实习阶段,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实习生建立护理专业的职业素质及情感,同时掌握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征求实习生对临床带教导师的选择意向,以便护理部作适当调配。让实习生与临床导师建立沟通桥梁,尽快适应医院科室环境。(2)实习二到七个月为实习中期阶段:实习生在各科室轮转学习,过程中需要专科导师和全程导师的共同监督,在实习中期的带教过程中,着重培养实习生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身的问题的能力,并解决问题。(3)实习最后一个月为实习末期阶段:实习生对工作流程、周围环境已经比较熟悉,随着经验的积累,实习生的工作和处事能力也相应提高,为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向评价表,即实习生对导师的评价表以及导师对实习生的评价表,其中实习生对导师的评价包括五个主要项目:科学教学管理、带教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带教管理,5分以上为优秀,3分-4分之间为良好,1分-2分之间为一般。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回收126份,回收率100%。导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包括护士礼仪、护理服务、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劳动纪律、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差错事件发生率、节假日加班等10项,每项为10分,10分以上为优秀,8分-9分之间为良好,6分-7分之间为一般。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回收126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驗,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1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开展前后实习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开展护理实习生导师制后,在2018年,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均比开展前好实习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表1-3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全程导师制,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明显提高(P<0.05)分析原因为现在的实习生均为90后,且大都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相对较弱,自我管理能力稍差,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薄弱。导师在这一特殊时期成为他们的代理家长,经过定期多形式,多渠道的沟通,增进之间的感情,针对每一位实习生存在的困难问题给予解决,将带教工作与生活问题细化到每个具体的点位上,克服了传统带教老师只负责操作指导的问题,弥补了实习管理工作的不足,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最终目的。

3讨论

3.1导师制对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导师制通过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的个性化指导,在操作指导的基础之上,增加实习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弥补实习生管理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整体素质。

3.2导师制对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的影响 实习生在各阶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能在反复的学习中提高理论和操作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导师的全程参与和督导,导师全程参与教学,既密切了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也推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3.3导师制带教模式对带教老师的影响 实施导师制对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工作,经过选拔、培训、准入等标准所选出的优秀带教导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具有相对统一和稳定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教学技能平稳熟练,以确保带教质量,并能在带教工作与本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认真出色地完成带教工作。同时医院给予带教科室、带教导师相应待遇奖励,对带教导师价值的肯定,有利于增强导师的积极性,提高带教导师责任感和带教水平。

4小结

全程导师制教学在我院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时间不长,管理经验欠缺,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未建立导师的后续培训制度,考核标准的规范化,实习生与带教老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方式,今后将不断完善带教环节,建立健全各种标准和制度,完善导师培训体系与制度,提高带教质量,为今后的护理事业提供更加专业和优秀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护理实习生
心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的初步研究
PBL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急诊带教中应用效果分析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
分层次培训在护理实习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模式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护生实习手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门诊部护理实习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有效情感支持训练用于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塑造的观察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护理三级查房在老年病房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