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无痛化病房对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9-09-10石美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疼痛护理术后

石美云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无痛化病房对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55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77例)和研究组(n=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上介入无痛化病房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护理总满意率55(71.32%),显著低于研究组71(91.0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非常满意53例、满意18例、不满意7例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妇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无痛化病房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医患关系的发展,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关键词:妇科无痛化病房;疼痛护理;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60-002

疼痛是许多妇科疾病术后的主要表现形式,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人体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之后的第五个基本生命体征。疼痛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焦虑、易怒、失眠和免疫力下降,对患者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55例应用无痛化病房管理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康复情况有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7月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55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77例)和研究组(n=78例)。对照组年龄25-50岁,中位年龄约为37.5岁;研究组年龄26-52岁,中位年龄约为3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及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妇科择期手术患者;②年龄>20岁;③意识清楚,无明显认知障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愿;④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②合并失语等言语障碍者;③中途自行要求退出干预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慰病人,指导病人放松。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有助于患者以更积极健康的态度治疗疼痛,有效缓解或消除认知错误引起的心理恐惧,改善依从行为。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上介入无痛化病房管理,具体内容为:(1)构建管理组织人员。建立医生、护士、麻醉师联合疼痛管理模式,制定疼痛管理规章制度,将疼痛护理纳入妇科手术患者的日常护理。在病房接受疼痛管理专业培训的医生,应提前制定术前、术后镇痛药实施方案;责任护士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负责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疼痛评估和床上记录,为病人提供非药物性疼痛治疗。(2)人员培训及考核。以科室主任、病房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为主导,根据各级护士的不同能力和需要,邀请疼痛专科护士制定培训评估方案,重点突出疼痛管理能力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请疼痛护理专家和资深麻醉师讲授理论知识,包括疼痛的病理生理学、疼痛评估、药物干预和不良反应、疼痛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国内外疼痛控制的最新进展。(3)疼痛管理程序及方法。①首先,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便于日后的对症护理。其次,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用药、疼痛指数每天记录观察。最后,第一次评估在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根据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疼痛教育,护士和病人共同努力,建立术后疼痛控制目标。②入院第2天,疼痛管理医师访问患者。根据护理人员对创伤严重程度、手術时间、手术范围、疼痛经历及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评价,提前制定术前、术后镇痛方案,并下达长期医嘱。③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将麻醉、疼痛管理和PCA管理交给病房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良好,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处理症状。指导患者通过分心、呼吸疗法、按摩等来减轻疼痛。

1.4观察及评判标准(1)观察比较两组疼痛护理满意度,具体内容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0分、不满意60分以下,分越高,代表疼痛缓解的越好。(2)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具体指标为: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

1.5统计 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均由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非常满意53例、满意18例、不满意7例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2.2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二。

3讨论

妇科手术后,随着麻醉的消失,会出现疼痛问题,再加上妇科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许多患者会有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如果此时只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疼痛,不能达到长期效果,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本次研究中,无痛化病房管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疼痛。对此,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与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无痛化病房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与文献刘晓结果相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妇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无痛化病房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医患关系的发展,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猜你喜欢

疼痛护理术后
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减轻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应用价值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