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实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2019-09-10吴泽武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育人改革

吴泽武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发展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国推进一系列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2019年4月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高考科目设置模式。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高考综合改革,统筹实施和推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20个课程标准。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形成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各学科首次凝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课程之中;同时提出学业质量要求,建立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一、高考改革核心方向

高校招生改革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改变“只招分、不招人”的现象。不再区分文、理科,实行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質教育。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考试内容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新高考改革将对高中课程改革发挥正确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发挥统领作用,促使高中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高考指挥棒”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高中学校教育模式将发生显著改变,教育体制正在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向转型。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它主张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

二、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贯彻。

1.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与选择权利。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随着高中学校扩大招生规模,高中生源水平差异较大,学生差异性的增强,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增多。高考招生改革完全改变旧有的高考录取模式,学生存在多元化发展方向,多样化、特色化办好高中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的方向,确保孩子可以先“成人”,再“成才”,后“成功”,兴趣、爱好、特长的建立必不可少。

2.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树立强烈的自信心。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点燃学生的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老师少讲才能促使学生优秀,教师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3.实现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的转变体现的是教学终极目标的变化。学校教学现状,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教师较多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重视素质教育,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三、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上海市金山中学构建“三学三研”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三学三研”的教学模式是针对学校学生生情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学、助学、督学”,学生在教师“三学”指导下经过“自研、互研、深研”的“三研”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创新。“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定位在以“自研、互研”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上,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互帮互教、合作学习的习惯,并能在某一领域达到“深研”的层次,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自学自研(导学):新授课(学案引导,自学探究),复习课(知识梳理,提出问题),讲评课(自我纠错,汇集问题)。互学互研(助学):新授课(汇集问题,重点研学),复习课(形成网络,找寻规律),讲评课(互帮互研,重点讲解)。深学深研(督学):新授课(练习讲评,总结拓展),复习课(深度学习,拓展应用),讲评课(拓展训练,总结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会学--学会。

“三学三研”教学基本策略:学定教原则、分级指导原则、“三不讲”原则、掌握三个要点。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法活一点,节奏快一点,容量大一点,练习精一点,点燃学生的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老师少讲才能促使学生优秀,教师核心价值在于“育人”。实施成效:落实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2.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现代教育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变单纯的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推进课堂革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活一点,实效大一点。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做中学),强调教学应符合“学”的逻辑,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进行学习方法引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课堂上要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用问题引领、逼着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个体自主学习、同伴交流学习、对话引领学习等基本的学习方式。推广长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熟练运用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用技术促进学习。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育人改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