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9-09-10欧志行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语文教学

欧志行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教育事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的质量也要严格把关。小学时期,是一个孩子获得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可塑性较大,如何在这一时期做好语文的教与学,这非常重要,也是教师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思维比较发散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方式应当是引导式、启蒙实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模式固定,那样对于教学的进度没有一点帮助,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对语文学习感到失落失望、提不起信心和兴趣。如何进行启蒙式教学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本来就是偏于人文、感性的,通常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将固定答案强加于学生,不可为了应付考试而套用所谓的“公式”,而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当一个指路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思考,感受语文中蕴含的情怀,学会欣赏语文的魅力,当学生对语文真正感兴趣了,学习语文自然就水到渠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自发培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本文通过介绍四种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方法,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一、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当把握好课堂整体进度,组织好课堂的走向,万不可让课堂“冷场”,作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路上的指导者,更应当担起维持课堂热度的责任,主动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比如在课文《翠鸟》当中,第三段中,对于一些比较直观的词汇如“难以逃脱”、“像箭一样飞过去”等,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出来并说明这些是表达翠鸟捕鱼时的行动之快,却很难观察到例如“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等词语也在暗示翠鸟之敏捷,因此,老师应当在学生忽略这些细节的情况下顺势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后苇杆摇晃了多久,水波荡漾的范围大吗?”、“翠鸟不见了,它去哪里了?”等问题,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也是描写翠鸟行动快速的啊,然后会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并且在下次课堂上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感受语文的神奇与魅力。

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重视,而不被排除在外,个别学生理解相对比较困难,有可能是这种方法不适合他,这时候应当尊重他的学习进度,可以跟他交流,讨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应当用期待的态度来看他,而不应当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令部分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对自己的语文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最后失去信心,这在教学中是大忌[1]。

教师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太过严肃的课堂纪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当然,没有纪律的课堂也容易导致学习效率的丧失,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课堂进度和上课的方法,比如说可以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游戏、角色扮演阅读、利用多媒体图画声音结合,这能使枯燥的课堂知识趣味性大大增强,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说,也能使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多角度阅读思考。

二、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中,难免有部分学生因为没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容易分心、加入讨论不积极、不愿意主动思考的,面对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万不可大发雷霆,而去指责这位学生,而应当先从想一下,是否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够吸引人、教学内容太过古板、如何寻找一种让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方、如何去培养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会让人放松警惕的心,更乐于接受你的建议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鼓励这部分同学在小问题上的成就,比如:当老师发现某位同学其实对课堂内容并没有兴趣,而在课堂上睡觉、搞小动作、神游……不要一上来就指责或让他起立或出难题刁难他,使他受到惊吓,反而应当从他身边走过,似是而非地提醒他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然后再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令他回答,在默默警告他的同时,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肯定,培养起自信力,进而自然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到有兴趣。对于小学生,要给予关注而非漠视,在每一次进步中都应当给予口头鼓励或者给予一些小奖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力和对学习的兴趣[2]。

三、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是分不开的,每次思考的过程都应当是质疑的结果,在脑海中不断推翻各种可能性,最后得出一条真理性的结论。敢于质疑的人通常思想更为活跃,他们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小学生其实更喜欢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乐此不疲,但是受到年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他们解决问题的渠道却很单一,通常只有父母、老师、同学、部分书籍和电视,然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他们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是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教师切记不要觉得他们是在没事找事,这绝不是捣乱搞怪或者想引起注意的刁难,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许多好奇的地方[3]。他们的质疑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个“深思熟虑”或许不够严谨,因为以他们那点生活经历是绝对谈不上多么全面的,但是绝对是真诚的,所以,当有孩子向教师提出一连串质疑时,不要嘲笑,要认真面对,认真思考和回答,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在认真思考,这个思考对于他们逻辑思维的锻炼和知识的积累都很重要,教师要鼓励这类质疑。这种质疑或許会逐渐偏离语文这条路线,但归根结底还是语文的思维,这种思维运用到语文问题的思考上也同样行得通,因此认真回答每一个天真的质疑,这更是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

四、尊重每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些关于语文课堂教育的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个人魅力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老师应当给予学生绝对的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眼里形成的形象对课程也很有影响,一个尊重学生意志、道德高尚、情操良好的教师当然更受学生喜欢,因为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照顾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依赖[4]。一个真正有魅力的老师是不会对学生冷嘲热讽、辱骂甚至殴打的,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首先是基于双方的互相尊重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那么谈什么学生听老师的话呢?学生即使年纪小,也应当获得同等的尊重,因为他们是一个个体,也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现实是很多教师会忽略这一点,认为老师本就应当高高在上,学生尊师重道就好了。还有一点,老师在面对班级上乖巧的、聪明的学生总是会格外关注,而面对班级上那些愚笨的、捣蛋鬼却选择责骂,这样的结果当然会伤害后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应被尊重,而不应当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老师的这种做法无疑助长了不正之风。

结语:

以上通过分析了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也有老师个人品德上的,这两个同等重要。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学生的成绩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法根,组块教学:智慧教学的策略抉择[J],小学语文教学,2018(4):22-23

[2]徐晓明,小学语文常规课教学设计[M],浙江:宁波出版社,2019:109-110

[3]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3-93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88-89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