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9-09-10李海宁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弟子规小班幼儿礼仪

李海宁

摘要:中华文化渊源流传,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国学中的礼仪内容非常适用于幼儿教育,幼儿学习礼仪,对其一生发展将大有裨益。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弟子规》对幼儿进行礼仪的培養。我园通过对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诵读来让幼儿知礼仪、学礼仪、守礼仪。“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成人和幼儿不断的努力。成人对幼儿的需求要始终一致,不能朝令夕改,需常抓不懈。

关键词:《弟子规》 ;小班幼儿;礼仪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素来注重对礼仪的培养。无论何时,中华民族都要以最恰当的礼仪待人接物,礼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当今时代,独生子女越来越来多,他们从小就受到成人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尊重、谦让以及合作缺乏认知。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了解一些简单的礼仪知识,学习基本的礼仪言行,增长一定的礼仪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礼仪养成记

(一)礼仪之我见

“礼仪”,从古至今,一个备受中国人关注的词语。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注重礼仪的传统美德,从孔子时代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孔融让梨”、、“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以礼待人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弟子规》是一本有关儿童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侧重于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规则和道理。“要做事,先做人”,学习中华文化,继承优良传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通过《弟子规》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判断美丑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谦让懂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故事的讲述和情景的再现让幼儿知道: “好吃的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他比较小,我让着他!”这些是对的,反之则是不对的,是不应该做的,通过学习判断美丑、善恶、好坏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来逐步提高幼儿道德礼仪认知水平。在校园里悬挂了礼仪标语、张贴图片,一张张的笑脸,一句句话语“早上好”“我跟你做好朋友”“我来帮助你”“你先来吧”“谢谢你”等等,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的感知美好,学习礼仪之道。

(2)认知礼仪

在交往中有人感到愉悦、好奇,高尔基曾说过“理解的开始,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交往为幼儿获取礼仪知识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在我们幼儿园,每天班级门口都会站着一位老师,主动和来园的小朋友打招呼,教师用这种方式就间接地告诉每一位进班的幼儿见面了也要要问好,正如《弟子规》中的“揖深圆,拜恭敬”。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特点,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弟子规的格式创编出一系列三字谣.如:文明礼仪歌、散步谣等每日吟诵,幼儿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中逐渐地就认知了正确的礼仪。

(二)礼仪之我学

1.教师方面

(1)渗透生活,形成习惯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礼仪习惯养成方面,需要老师对其进行耐心的指导,教师应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为其提供多次、充分和反复锻炼的机会,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将国学经典中精华成分更好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进餐、盥洗、如厕以及区域活动中等等。

(2)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适宜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礼仪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总环境和班级环境中布置幼儿生活礼仪的图片,例如,如何向别人道谢、对不起、问好、再见,为何要排队洗手、如厕以及安静进餐等等,亦可以播放相关的歌曲,让幼儿在这种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

2.家长方面

(1)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当代社会的幼儿家长,大部分出生在80年代末期,年纪较轻,社会阅历也相对较浅,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欠缺。幼儿园在开《弟子规》教育的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礼仪,家园之间的配合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幼儿学习良好的礼仪,家长的参与变得非常重要,家长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最好环境氛围。

(2)家园合作,共同成长

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初期,因为考虑到国学经典中古文偏多,家长在理解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和偏差,积极性会因此受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合作,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良好的礼仪,因此,我们可以开设“国学小课堂”,在这里,教师和家长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经典文化中的礼仪交往习惯。

(三)礼仪之我做

1.用人物,须明求

《弟子规》中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说的就是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如果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擅自取用,这样的行为就和偷窃没有什么区别了。

小班幼儿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在做事情时往往会缺少考虑,看到喜欢的事物更是如此。所以在小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告状:“老师,他拿我的东西”“他抢我的东西”等等类似的纠纷。在学习了《弟子规》以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小班幼儿关注平时生活中一些细节,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知道在使用或借用别人东西时,要先经过主人的同意,懂得在与人交往时,礼仪必不可少。

2.对饮食,勿拣择

《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的意思是说:对于饮食,不能挑三拣四,把不吃的东西全部扔掉;吃东西也要适量,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有节制,而不是一个劲的猛吃。

幼儿园在开展了有关国学经典(《弟子规》)学习以来,家长们都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更听话懂事、吃饭方面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有所进步了,这都是因为《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拣择”这个句子发挥了作用。小孩子知道自己以前在吃饭时的习惯不好,挑三拣四、饭菜乱扔这都是很不好的现象,了解了珍惜粮食,不挑食是非常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些都能看出,孩子们都长大了,对礼仪方面自己内心也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三、收获与思考

(一)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优美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对幼儿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可以多种形式的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且便于记忆,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诵读,虽然他们目前还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懂得,并将其运用到为人处事过程中,同时也能加强幼儿的文化涵养。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丰富知识,提升自身的礼仪水平。

(二)将礼仪教育列入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为了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教育和熏陶,可以通过文明礼仪儿歌、故事、早操等形式,把礼仪教育安排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寻找教育教育契机,并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三)实行家园同步,提供实践机会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最早的礼仪教育场所。良好的礼仪习惯应该从小就开始建立,家长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并深受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幼儿来说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礼仪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礼仪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使家园之间的配合同步、配合更加默契。

参考文献

[1]胡洁《国学经典中的交往礼仪》[J]《教学研究》2014.4

[2]陆雨晴《小议国学<弟子规>对小班幼儿礼仪的培养》 [J]《山西青年》2016.12

[3]李静《国学经典与幼儿礼仪教育》[J]课程研讨2011.1

猜你喜欢

弟子规小班幼儿礼仪
弟子规
弟子规
筷子礼仪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礼仪篇(下)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