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的信息化融合策略

2019-09-10庄雄彬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融合信息化

庄雄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们进步的大趋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信息化融合的策略进行探索,是为了加快化学教学信息化的速度,让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贡献力量。通过与电子白板、PowerPoint、微课、思维导图联系,我们发现了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指导的渠道。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化;融合;策略

电子白板、PowerPoint、微课、思维导图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PowerPoint、微课、思维导图等,能加快化学教学信息化的速度。

一、与电子白板融合——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课堂是单调的,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想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就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快融入课堂的速度,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看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和趣味。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的习惯,在教学中借助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驗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来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把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观看视频后,对二氧化碳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了二氧化碳的作用。接着,笔者又引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表格,让学生借助表格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通过对比表格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笔者还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丰富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知。为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笔者在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向学生讲述了二氧化碳的危害,增强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树立了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形成了“低碳”生活的习惯。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便利,让学生看到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唤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与PowerPoint融合——构建学生学习板块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PowerPoint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板块,帮助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缺乏整体学习的意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与PowerPoint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为学生构建化学学习板块。

例如,在学习“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知道钢铁生锈的条件,让学生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意识到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懂得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向学生介绍了金属生锈的现象,借助图片让学生看到了金属生锈的表现,使学生获得了金属生锈的画面。学生观看PowerPoint后,对金属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学习,经历了钢铁生锈的过程。接着,笔者又利用PowerPoint为学生展示了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来处理现实生活中金属生锈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笔者为学生介绍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学生观看PowerPoint后,认识到金属回收的重要性,表示会珍惜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这样,笔者通过使用PowerPoint,向学生传播了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了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与微课融合——凝聚学生学习注意力

微课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对于学生学习碎片化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缓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化学现象的原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解答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知道它们的主要用途,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能够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在使用酸和碱时懂得保护自己,唤起学生化学探索的意识,在教学中利用手机为学生播放了5min的微课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的介绍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为了增加学生的安全常识,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使用它们的注意事项。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对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酸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特性和不同的特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学生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认识到了酸和碱的腐蚀性,学会了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明白了使用酸和碱时要注意安全。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使学生增强了对酸和碱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四、与思维导图融合——丰富学生联想能力

思维导图是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联想,来获得更多的信息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挖掘知识背后的含义。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同时,还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形成联想习惯。

例如,在学习“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种类,学会站在化学的角度分辨不同的化合物,在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介绍了有机化合物,使学生知道了有机化合物又称为含碳化合物。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为了完成思维导图,学生与小伙伴进行了合作,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学习,提高了有机化合物的认识,知道了有机化合物一般共性和无机物的性质。接着,学生对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进行了总结,找出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并将它们填充进思维导图中,完成了课堂任务。这样,笔者通过将教学与思维导图融合,使学生看到了有机化合物更多的种类,借助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丰富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总之,本文通过与电子白板、PowerPoint、微课、思维导图联系,推动了化学教学的信息化,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途径,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小华.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2]张东梅.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07.

[3]许红青.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5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融合信息化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融椅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