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实践探究

2019-09-10叶郎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幼儿手工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幼师合理精准的设计安排,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准备大量的手工制作游戏,进一步提高孩童的幼儿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幼儿的综合能力素养。在幼儿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幼师需要有效的组织手工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幼儿的团结互助意识;与此同时,构建趣味化的教学环境,有序的引导幼儿学习手工制作,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学;手工活动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手工制作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关系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师要着重规划,发展丰富的手工课程内容,激起孩子们的创造兴趣与热情,引领孩童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和创作水平,努力达到设定的教学标准。考虑到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幼师需要在开展手工活动教学之前,需要对幼儿群体实施调查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满足各个阶段的孩子,实现双向的教学效益。本文会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索,研究完善的教学实践计划,逐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的根本作用

(一)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手工活动注重实践操作,要求幼儿自行思考想象,构思基本的图案形状,借助剪裁工具来完成手工制作任务。在此期间幼师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建,帮助他们快速正确的制作。幼儿在课堂学习中,可以仔细的观察老师的示范教学动作,之后模仿练习制作,通过长时间的锻炼操作,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剪裁流程,制作一个完美的手工艺品。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幼儿可以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促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动手能力,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动手制作中,幼儿需要进行想象构思,有效的调动思维运作能力,深入的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手工模型,参照老师所讲解的动作来练习,需要高度融合发散性思维与实际课程内容,引导幼儿正确的思考制作方式,以此培养他们的思维与动作的统一协调性,树立起思维意识,这对手工活动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幼儿阶段的手工教学活动基本都是基础简单的内容,但是需要幼儿发挥想象能力,结合自己的制作思想,创造出一个独特个性的手工模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脑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幼儿需要积极的鼓励肯定,帮助孩子们自主创新制作。经过多次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潜力会被不断的激发,创作能力也会不断的增强,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手工教学注重开发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美术知识结构,手工活动教学应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知道明白美工的基本内容。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太成熟,幼师在开展手工教学活动时,尽量选择一些低难度的课程内容,合理的安排教学次序,实现针对性教学。幼儿园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分布不同的手工制作任务,这样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手工课程设计,教师要布置一些简单容易手工活动,小组共同制作完成。如以“折叠飞机模型”主题,幼师要为孩子们提供制作的具体材料,其中包括硬壳纸张、尺子、剪刀、脚步等。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认识手工制作,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播放具体的动画制作视频,让幼儿模仿操作练习,以便正确的折叠剪裁“飞机”,幼儿需要先在硬纸中画出一个基本的飞机轮廓,用尺子剪刀剪裁下来,再图画上相应的颜色,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手工模型。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手工制作任务,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自主独立的完成。以“风铃”为主题,要求幼儿自行动手制作,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图形的话本材料,如《拼接图画》《模型制作》幼儿可以打开思维想象,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制作一个完美的作品,这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思维运作效率。

三、加强手工活动生活资源的导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

幼儿教学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它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增强手工活动教学的力度,导入生活资源,满足孩子们的创作需求,构建完善广阔的制作空间,促使幼儿自由的发挥与创造。手工活动教学要以“趣味性”为中心点,发展不同的活动主题,确保孩子们主动参与进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资源、现实生活物品等,制定完善的手工活动方案,提高手工教学的质量。

比如,教师可以构建“生活商店”的情境,以班级为背景,分发不同的制作任务,安排幼儿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在“班级商店”中买卖,展示自己的手工制品。生活商店包括有大量的用品,如牙刷、水杯、毛巾等,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观看一些实际的物品,参照实物来制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制作生活用品。或者,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专门的“设计制作小组”,幼师担任组长,挑选手工能力优秀的孩子,一起制作宣传海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能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老师,海报是什么?应该怎么制作?”幼师要正确的指导,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想法。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家庭手工作业,以“春节剪纸”为主题,剪裁一份窗花,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师生互动的力度,手工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幅度增强。

四、运用故事情境教学策略,激起幼儿的创作热情

幼儿阶段的孩子思想都比较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幼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运用故事情境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手工创作热情。在手工活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发挥强大的想象能力,迅速的完成制作任务。

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孩子们讲述一个“美人魚生活在深海中的故事”,并下发图册给孩子们浏览。之后,出示一张教师制作的美人鱼模型,附带着多彩的颜色。幼师可以以语言来启发引导幼儿“这条美人鱼有着斑斓的尾巴,受到很多鱼的喜爱,每天她都会在海岛上跳舞”,幼儿们会深入的思考和构思,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人鱼图形,绘制在画本上。之后,幼师需要给孩子们下发一些彩色的纸片,鼓励孩子们积极的折叠美人鱼,图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为了巩固幼儿的手工制作知识,幼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中小学生手工大赛”,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加,这样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斗志,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故事教学策略可以吸引孩子主动制作,以多样化的内容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五、保证手工活动教学的层次性

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开展要符合孩子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开发思维和锻炼能力为中心,逐步的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比如在制作“彩灯模型”中,幼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大量的手工直播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操作步骤模仿练习,根据彩灯的形状进行初步的折叠与剪裁,绑上几根木条,串联在一起,再围上一张纸壳,涂上相应的颜料。在这个过程中,幼师要监督帮助幼儿,避免在剪裁过程中发生危险。

总结:綜上所述,手工活动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幼师要充分的认识,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发展趣味性的活动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实践兴趣。与此同时,幼师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提供完备的制作材料,保证幼儿的手工制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天红. 在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287(01):55-56.

[2]蔡璨, 张雅琦.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技工院校幼教泥类手工教学分析[J]. 职业, 2019, 501(02):75-76.

作者简介:叶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东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实践探究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