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校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09-10宋亚敏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养

宋亚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旅游业也由“大众旅游”进入全域旅游的新阶段。旅游需求和供给在全域旅游中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品质提升。伴随着旅游产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延伸,培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一项必要且紧迫的任务。技校旅游服务专业,不仅要培养能提供规范化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还应该积极倡导“精于职业,精于事业”的工匠精神,推动当代旅游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旅游人才。

关键词:技校旅游專业;工匠精神;培养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起社会热议。技校旅游服务专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线服务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内涵的丰富和延伸,当前,旅游从业人员更应该提升服务质量,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因此,技校旅游服务专业更加需要 “工匠精神”的职业素质培育。

一、工匠精神在旅游业中的内涵

当前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指的是不仅要具有高超、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责任、荣誉及使命感。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旅游

需求不断出新,市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规范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成为市场的刚需。因此,旅游业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服务和细节,体现在敬业和严谨,体现在个性和创新。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实现服务品质的提升,实现旅游强国的梦想。

在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工匠精神。一个

具备了工匠精神的旅游人才,才能够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的教育意义

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服务人才,工匠精神的植入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将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工匠精神提倡敬业和严谨。当前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专业,不仅重视对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认识到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软实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影响。

因为旅游服务是人与人的沟通、协调、操控的结果。所以,掌握了标准的服务技能才能应对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而要满足游客差异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要在日积月累中去锤炼技能,提升品质。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支撑,这种力量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其次,工匠精神提倡服务和细节。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专业开展

职业技能教育,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旅游行业面临发展转型,需要行业从业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技能、技艺,同时还要热爱旅游事业,愿意为了专业的提升专心致志的追求。因此,技工院校在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最后,工匠精神提倡个性和创新。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技工院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后,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和乐业精神,教育学生对于自己的事业要生出敬意,心无旁骛、忠实的把它做好。让学生感悟创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将“工匠精神”融会贯通于实践中,理论结合实际,走向更好的未来。

面对旅游产业的转型和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只有不断丰富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适合未来市场和岗位的需求,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才能为旅游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技校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一)重视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铸造匠心,提升职业精神。

技工院校作为为旅游业提供服务和管理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承担者,应以工匠精神培养来提升育人本领。要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不断丰富思政课课的思想教育内涵,让学生不断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国家需求,从而延伸出知识和技能背后的精神力量。“育人育心”的教育理念要始终贯彻,积极践行新的思政课教育方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把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技能大师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技校生校园分享” 等多元化的活动开展,达到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

(二)专业教学中注重工匠精神的融入,利用教改和课改来推动工匠精神的培养。

旅游服务专业为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技能,注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工匠精神的融入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因而,旅游专业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一舞台,通过理论延伸来渗透工匠精神。例如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时,要把游客体验作为工匠精神渗透的重要方向,像特殊团队带团技巧、突发事故的处理等,都可以通过使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法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的感悟和亲身体验的细致周到的服务技能实操,对工匠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以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的形式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当前,众多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合作办学模式。校企通过共建实训、培训基地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职场环境,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旅游专业应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中完成“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知,和企业师傅共同引导学生在实训实践中培养并塑造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通过校企之间建立生产实习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一方面弥补学校在实训设备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切实加强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实现了教育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发挥技校生技能专长,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工院校应当以工匠精神铸造校园文化。如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展现同学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做到以“工匠精神”滋养职业教育,以匠心文化引燃学生的工作热情。

重视学生社团在培养工匠精神中的作用,将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以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学生社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起到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共同成长的积极作用。社团活动,即能体现各专业的技能教育成果,也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技艺,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四、结语

旅游是国家形象展示的窗口。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与旅游市场的日益发展,旅游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增强。这就要求为旅游业发展输送人才的技工院校,只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的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迎来旅游的大发展时代。高质量的旅游接待服务,不仅需要热情的服务态度,优良的职业操守,更需要有扎实、标准、规范的技能。因而,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专业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要培养出一大批精于职业,精于事业的高技能人才,才能满足旅游市场人才需求,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伟萍 . 基于 “工匠精神”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职教通讯,2016 (26) .

[2]潘俊. 实践活动中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9-3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