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2019-09-10李金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耳穴贴压

李金霞

摘要:目的:观察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参照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法常规疗法,治疗组则是在此基础上选择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有利于改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耳穴贴压;宣肺聪耳汤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32-001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耳鼻喉科发病率较高的病证,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分析和咽鼓管阻塞、感染、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不良等具有密切关联。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经过药物治疗或鼓室置管术即可治愈,但对于经过34次鼓室置管或病程迁延时间≧2年的患者,临床将其称之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其具有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听力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对本病具有独特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现整理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19例男,14例女,患者年龄介于7-40岁间,平均(27.5±6.4)岁;病程介于3-12年间,平均(5.8±1.5)年;其中单侧18例,双侧14例;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患者年龄介于8-41岁间,平均(28.6±6.5)岁;病程介于3-13年间,平均(6.0±1.4)年;其中单侧20例,双侧12例。组间相比,在自然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常规疗法,维持鼻腔和咽鼓管畅通,口服罗红霉素,150mg/d,2次/d;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300mg/d,2次/d;对于急性发作者,予以醋酸泼尼松口服,20mg/d。鼓室存在积液者予以中耳穿刺抽出;积液粘稠者可先将糜蛋白液注入再进行抽吸。治疗组则是在此基础上选择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宣肺聪耳汤药方组成如下:白芷、路路通、葛根、茯苓、桔梗、车前子各10g,辛夷花、柴胡各12g,僵蠶、甘草、桑白皮各6g。上述剂量为成人剂量标准,儿童可酌情进行减半,加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1次。耳穴贴压疗法操作如下:选择内耳、神门、外耳、皮质下、肝、肾上腺、内分泌、大肠、肺、三焦等穴位,每次选择5-7个穴位即可,使用王不留行籽进行压贴,将贴压处出现略微胀而刺痛感为准,以手点压法辅助,按照一压一松间断按压的标准执行,维持不间断的刺激,3-5d更换1次穴位。1个疗程为7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耳鸣、耳闷胀感等全部消失,听力测试结果显示无异常,骨气导差在10dB以下,鼓室导抗图表现出A型为治愈;耳鸣、耳闷胀感等基本消失,听力提高在15dB以上,但未恢复至正常,鼓室导抗图表现出AS型为好转;耳鸣、耳闷胀感无变化,听力、鼓室导抗图无变化为无效。治愈与好转的百分比相加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评析研究数据均录入至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治疗总有效率以百分率(%)予以描述,并在比较上行x检验,P<0.05表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8.8%、93.8%相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转化、迁延而导致的,其具有较多的后遗症,会增加感音神经性聋的危险。常规治疗多选择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中耳穿刺抽液的方式,以促使咽鼓管恢复通畅,对鼻部通气进行有效改善。尽管此种治疗方案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不佳。鼓室置管作为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其在治疗过程中易导致鼓膜永久性穿孔,引起各种性质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医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归入到“耳闭”、“耳胀”等范畴中,主张以疏风宣肺、通窍化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宣肺聪耳汤中的主药为柴胡,其可发挥疏肝利胆、清窍的作用;桔梗可起到化湿排脓、开宣肺气的作用;白芷的作用遭遇祛风燥湿、止痛,与葛根、辛夷花配伍。可发挥祛风通窍止痛的效应;桑白皮化痰排脓、泻肺平喘的作用良好,与僵蚕、路路通联合,能够利湿活络、祛风通经,通窍聪耳、疏风宣肺的作用显著;车前子、茯苓分别具有利水消肿、疏风宣肺的作用;甘草可对诸药进行调和;全方共奏通窍化湿、疏风宣肺的作用。同时联合耳穴贴压法,可进一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化湿排脓、疏风开窍。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宣肺聪耳汤联合耳穴贴压有利于改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耳穴贴压
针灸结合头颈部经穴推拿、耳穴贴压技术治疗失眠36例疗效观察
音乐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耳穴贴压配合降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瑜伽结合耳穴贴压法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实验研究
耳穴贴压联合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耳穴贴压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