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的临床分析

2019-09-10曲燕燕邹水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曲燕燕 邹水兰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阴性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用ELISA方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具体标志物涉及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空腹血肝功能检查指标涉及到ALT、AST、ALP、GGT以及TBIL,肝功能异常为指标限制1倍以上。对比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阳性组患者中抗-HBc、抗-HBe、HBsAg均呈现阳性患者54例(发生率54.0%),抗-HBe、HBeAg、HBsAg均阳性患者46例(發生率46.0%)。阳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异常率、异常指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肝癌的发生和乙肝阳性有直接关系,同时更容易发生肝损害。对此,应当做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监测,应当尽早预防,实施乙肝计划免疫,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临床关系

中图分类号:R735.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28-001

慢性乙肝属于临床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以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表现。乙肝具备长病程、并发症多等特征,在发病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形成多种并发症,如高胆红素血症、肝源性糖尿病,最终引发不可逆的恶性变化。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进行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乙肝阳性、阴性进行分组。分组结果为:阳性患者100例,男性患者67例,年龄中位数46.5岁;阴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中位数47.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用ELISA方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具体标志物涉及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空腹血肝功能检查指标涉及到ALT、AST、ALP、GGT以及TBIL,肝功能异常为指标限制1倍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肝功能异常指标涉及到血清蛋白、血清酶、血清胆红素,具体范围参考2016ACG临床指南。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当中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4软件进行总结统计分析,数据在获取后及时录入系统,并通过系统当中的计数、对比功能实现数据处理,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方式进行总结,格式如(15.4±0.7),数据在录入后的对比功能以P值实现,以0.05作为标准,在数据小于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有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阳性组患者中抗-HBc、抗-HBe、HBsAg均呈现阳性患者54例(发生率54.0%),抗-HBe、HBeAg、HBsAg均阳性患者46例(发生率46.0%)。阳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异常率、异常指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乙肝感染属于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乙肝感染患者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占比偏高,同时呈现出每年增长趋势,在肝细胞癌患者当中,约有80%的患者HBsAg呈阳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组患者中抗-HBc、抗-HBe、nBsAg均呈现阳性患者54例(发生率54.0%),抗-HBe、HBeAg、HBsAg均阳性患者46例(发生率46.0%)。阳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异常率、异常指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乙肝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从具体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HBsAg携带者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基本相似;2、肝癌患者发病之后血液当中存在较多肝癌感染抗体,其和常见的抗-HBc、HBsAg呈双阳性,特别是和抗-HBe呈阳性;3、乙肝感染聚集的家庭发生肝癌的可能性较高;4、肝癌患者的HBsAg阳性,在癌旁组织的细胞当中更有可能出现HBsag;5、借助对人肝细胞实行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分泌出AFP与HBsAg;6、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当中普遍存在乙肝DNA整合。乙肝感染所导致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者认为长期感染乙肝,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遭受损伤,无法将感染的肝细胞妥善处理,导致肝细胞在DNA内存乙肝DNA反复解离,导致在乙肝DNA解离后肝细胞DNA开始修复,从而提高发病可能性。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肝癌的发生和乙肝阳性有直接关系,同时更容易发生肝损害。对此,尽早发现与治疗干预非常重要,应当高度重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癌关系,应当做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监测,应当尽早预防,实施乙肝计划免疫,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展成肝癌吗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乙肝病毒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