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白细胞联合检测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9-10覃卫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血常规临床价值

覃卫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白细胞联合检测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肺炎的患者198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2组作为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水平。同期抽取9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三组CRP以及WBC的阳性率检测结果,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P<0.05),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相比,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的敏感性更高。在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中,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对细菌性肺炎患者采用血清CRP以及血常规联合检测能为该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保障,反映病情发展程度,对治疗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RP;血常规;细菌性肺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17-002

细菌性肺炎在成人肺炎患者中约占八成以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肺炎类型,其的发生多与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关,该病特点起病较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肺炎主要包括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类型,病原不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成人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0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肺炎的患者198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2组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0~65岁,平均(49.72±3.51)岁,病程1~10d,平均(3.7±0.6)d;非细菌性肺炎组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20~65岁,平均(48.96±3.73)岁,病程1-9d,平均(3.8±0.5)d;健康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20~65岁,平均(49.94±3.62)岁。细菌性肺炎组、非细菌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肺炎患者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前均未经任何抗生素治疗;排除支原体、病毒、细菌等混合感染患者,排除肿瘤、肺结核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CRP检查。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采用希森美康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CRP检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仪器选择艾司美分析仪,配套试剂,所有检测的具体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评价指标判定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标准参照文献制定:C反应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在0-8mg/L,水平若超过8mg/L可判定其检测结果呈阳性;WBC正常参考范围为4-10x10/L,检测结果大于10×10/L,可判定其检测结果呈阳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CRP、WBC的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对比三组CRP以及WBC的阳性率检测结果,经t检验,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2观察组治疗前后CRP、WBC水平比较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后CRP和WBC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后CRP和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正常人白细胞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5种。各种白细胞功能有所不同,但它们主要是通过吞噬和免疫功能防御感染。血常规是肺炎诊断中较为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相关研究证明,在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多数均伴有明显白细胞水平与中粒细胞趋向增高。白细胞计数与中粒细胞比值诊断准确率较高。但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只能测知循环池中的白细胞,并且容易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如新生儿期、经期、妊娠晚期、饭后、剧烈运动后、药物因素(注射肾上腺素后)、酒精中毒、肝肾功能诸多因素,因而单一的通过检测血常规来诊断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故细菌性肺炎患者若仅进行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则对其的诊断就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CRP可作为独特的炎性标志物来检测。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蛋白,是人血清中常见的非抗体性蛋白质,在感染、物理损伤、缺血、坏死等情况下,受损伤的组织科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可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释放大量的C-反应蛋白。健康人群体内约含C反应蛋白合成率为l-10mg/d。夏慧等,发现一旦机体发生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机体内CRP含量的浓度会急剧上升,其的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入血,刺激肝脏产生大量C反应蛋白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医者提倡采取血常规检测与C反应蛋白检测联合的方式来诊断感染性疾病,原因是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不受药物因素、生理因素、酒精因素等的影响,能够弥补单一检测血常规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CRP和血常规的联合检查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卫珍等发现,细菌性肺炎患者的CRP水平与其体内发生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而当炎症明显时,患者的CRP水平则升高明显,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得到控制时,复查患者的CRP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因为监测血液中CRP水平对指导临床判断炎症进展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P<0.05),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相比,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的敏感性更高。在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中,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对细菌性肺炎患者采用血清CRP以及血常规联合检测能为该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保障,更能反映病情发展程度,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常规临床价值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