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体会

2019-09-10张大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张大贤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6月-2018年3月内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样本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方式分组,设置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主治疗)、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施加缬沙坦治疗),单组25例样本量,对比两组的疗效指标、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其所获疗效较对照组数据高,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安全系数均可观,P>0.05.结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42-002

原发性高血压由于其治疗时间长,且為终生性疾病,故而其属于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会长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社区着重考虑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恶化为出发点,采取药物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特选取了2015年到2018年近3年当中的原发性高血压50例患者,在“计算机随机”方式分组后,分别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单一治疗,以及该药物联合缬沙坦治疗,予以对比,见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社区2015年6月-2018年3月内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样本研究。实施“计算机随机”方式对其50例分组,设置单组/25例样本的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本研究。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平均值(56.6Z±9.15)岁,按照高血压分级:I级4例,II级14例,Ⅲ级7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平均值(56.54Ⅲ9.32)岁,按照高血压分级:I级5例,Ⅱ级11例,Ⅲ级9例。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比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结果无异,P值>0.05.

1.2方法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剂量5mg/片,商品名:络活喜)。本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频率为:1天1次,用药剂量为:5.00mg。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生产厂家和用药方式同上)+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剂量80.00mg/片,商品名:代文),缬沙坦用药频率为:1天1次,用药剂量为:80.00mg。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在早上空腹状态服药(7点为佳),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记录疗效指标,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作为评定。(2)统计不良反应指标,包括——下肢微水肿、面色潮红、头晕、目部不适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判定项目分为: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降低超过10.00mmHg且达到正常/直接降低超过20.00mmHg为显效。②患者的舒张压降低不足10.00mmHg为有效。③患者的血压几乎无改变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标用SPSS22.0统计学测算,“%”=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概率=卡方值检验。P<0.05时,为两组的疗效观察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数据是(88.00%),其结果相比对照组(56.00%)更高,统计学对比明显,P值<0.05.如表1:

2.2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指标比较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数据为(8.00%),对照组是(12.00%),两组对比差距小,P>0.05.如表2:

3讨论

在社区当中,由于无法满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全套设施,故而为了在简化的环境下,达到良好的控制血压效果,采取药物方案为上选。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列属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其可有效舒缓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同时扩张患者外周的小动脉,迫使血压降低,而该药物使用时安全性亦较好,不会对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房室传导以及心率等造成影响,故而其凭借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可在8周内最大化降低血压,保持患者良好耐受。缬沙坦则和上述药物机制不同,其为一种口服且具有强活性、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用药后,能够使得AT1受体迅速封闭,帮助血管紧张素Ⅱ血浆上升,从而直接刺激A72受体,达到和AT1受体抗衡的目的。缬沙坦在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后,不论是血管扩张、血容量降低等均效果明显,故而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该药物后的血压可持续控制,较单一前者用药效果更良好。

研究表明: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数据是(88.00%),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一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方案的结果(56.00%)相比,统计学差距甚大,P值<0.05.这说明在增加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佳。观察组当中统计不良反应指标的数据结果是(8.00%),对照组不良反应指标结果是(12.00%),由此得知,两组方案均不会引发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系数均较高。

总而言之,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的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患者的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控制效果好。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