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的研究

2019-09-10郭兴李占君刘继云

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栽培

郭兴 李占君 刘继云

摘要:  本研究确定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配方为菌糠35%、木屑45%、麦麸15%、玉米粉2%、豆粉1%、白灰1%、石膏1%。该配方在子实体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等方面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且略优于对照组;黑皮鸡枞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也较空白对照大致相同。试验证明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技术可行。

关键词:  菌糠;  黑皮鸡枞;  栽培

黑皮鸡枞并非鸡枞属真菌,而是一种卵孢长根菇(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该品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口感独特、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食药两用,营养丰富,生熟食皆可,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是食药用菌中的上品[ 1 - 3 ]。

菌糠结构疏松多孔,透气性好,含有大量未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及丰富的菌丝体[ 4 - 5 ]。黑木耳菌糠的再利用,也是今后发展黑木耳产业必然面对的问题,该技术既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紧缺的迫切需求,又对食用菌的替代原料产业具有推动作用。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鸡枞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菌户、合作社、林场所、企业种植食用菌积极性的提升,使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食用菌产业步入规模化、工厂化、科学化轨道。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菌种及培养基

黑皮鸡枞菌种,采购于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g,水1 000 mL,pH值为自然。

原种培养基:木屑78%,麸皮20%,蔗糖1.0%,石膏1.0%,水65%。

栽培种培养基:在配方中,用不同比例的菌糠替代木屑,通过筛选以获得黑木耳菌糠在配方中的最佳配比。比例设计共5种配方方案(表1)。

1. 2 试验方法

1. 2. 1 菌糠前处理

黑木耳菌糠来自黑龙江北货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前一年10月初棚室撤下,选择无污染、无霉变的木耳菌糠袋,脱袋碾碎,阳光下暴晒,并用粉碎机粉碎达到锯末细度(避免再次装入菌包,扎袋易造成污染),装入丝袋备用,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

1. 2. 2 拌料

将木屑、菌糠、各种营养原料、麦麸、石膏、(石灰)在洁净的地面上或容器内充分拌匀,边加水边搅拌,同时测定含水量,至用手紧握料而指缝间有水渗出却不滴落为止,或手紧握料打开后料散为两半为宜;适宜的pH值为灭菌前高于灭菌后。

1. 2. 3 装袋与灭菌

装袋机装袋,菌袋规格尺寸为16.2 cm×37 cm,每袋装湿料重为1 250 g。将袋口朝下装筐进行灭菌,灭菌时在126 ℃、1.4 kg/cm2压力下保持2 h。当天装袋一定要在当天灭菌,不能放置过夜,以免产生杂菌、发酵、腐败。如当天不能灭菌,应放置冷凉通风处过夜。

1. 2. 4 接种与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将菌种等量接入到栽培菌袋的菌穴中,再用棉花塞住袋口部;将接完菌种的菌包转入培养室,要求避光,湿度保持地面不起灰即可,温度在20~25 ℃。要求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清洁卫生,经常检查菌种生长状况,及时剔出污染、菌种不活的菌袋。

1. 2. 5 覆土栽培

将成熟的菌袋去掉塑料膜,排放在菌畦内,菌柱间隔3~5 cm,覆土后灌水使之充分吸水。待现蕾后,应保持菇棚内的温度在20 ℃以上、湿度80%以上及畅通的通风条件,仅需数日,子实体即可长大,掌握在八分熟以前采收。

1. 2. 6 营养成分含量检测

粗蛋白含量按GB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要求检测;粗脂肪含量按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要求检测;粗纤维含量按GB 5009.88-2014《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要求检测;灰分含量按GB 5009.4-2016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要求检测;水分含量按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要求检测;多糖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 1 黑木耳菌糠不同添加比例对黑皮鸡枞菌丝生长的影响

黑木耳菌糠的不同添加比例,对各配方菌丝生长均产生影响,比空白对照组均有提高,试验结果(表2)表明,添加黑木耳菌糠以25%~35%的比例较适宜。

可以看到,随着黑木耳菌糠添加量的增加,黑皮鸡枞菌丝越发粗壮、浓密,可能是由于菌糠中的氮含量高于木屑中的氮含量,所以添加菌糠比例高的配方其氮含量也较高,菌丝发育旺盛。

2. 2 黑木耳菌糠不同添加比例对黑皮鸡枞出菇、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菌糠并不能全部取代木屑,表现为菌糠的添加量达到一定比例就会使产量降低、生物学轉化率下降;对3号配方在子实体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等方面考量,其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都差别不大,且略优于对照组,故确定3号为最佳配方,适合推广。

2. 3 黑木耳菌糠不同添加比例对黑皮鸡枞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经检测,在添加了黑木耳菌糠的培养基上生长出的黑皮鸡枞子实体,与空白对照组的营养成分含量大致相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表4)。

由于菌糠添加比例的提高,导致配方中营养含量也逐渐提高,所以生长出的黑皮鸡枞营养成分中粗蛋白、粗脂肪、多糖含量也得以相应提高。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出的黑皮鸡枞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在32.31%~34.04%,粗脂肪4.32%~4.92%,粗纤维5.85%~6.85%,多糖15.58%~18.43%,灰分5.17%~6.93%,水分12.32%~14.27%。

3 结论

停伐后,食用菌產业面临着原料紧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用柴火板子粉碎锯末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情况[ 6 ];锯末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生产者的积极性,甚至因此而放弃了食用菌种植业。

黑木耳菌糠一直以来没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大多数被丢弃,少数用于燃烧取暖。菌糠具有低成本优势,对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产出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也具有保护作用。

本研究确定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配方,生长出的黑皮鸡枞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较空白对照大致相同,证明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技术可行,产品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 薛林浩,  王晓东,  蔡虹,  等.  黑皮鸡枞菌液体培养基优化[J].  内江师范学院,  2013,  28(10):  24 - 27.

[2] 徐兵,  张雅君,  冀宏.  黑皮鸡枞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优化[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1(2):  104 - 108,  127.

[3] 徐兵,  郑丽雪,  史伟,  等.  超声波提取黑皮鸡枞多糖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8):  38 - 40.

[4] 万水霞,  朱宏赋,  蒋光月,  等.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情况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14):  247 - 248.

[5] 黄秀声,  翁伯琦,  黄勤楼,  等.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J].  资源与环境科学,  2010(22):  268 - 271.

[6] 胡伟,  阎宝松,  马凤,  等.  木材商业停伐后黑木耳栽培后续原料的研发前景[J].  森林工程,  2015,  31(3):  40 - 42.

猜你喜欢

栽培
无土栽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品种名称:京阑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南方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