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春地区4种引种枸杞果实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2019-09-10高智涛王洪刚郭兴

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引种枸杞

高智涛 王洪刚 郭兴

摘要:对伊春地区4种引种枸杞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等8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枸杞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多糖、粗纤维含量差异性较大,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6号为优选品种,适宜在伊春地区引种栽培。

关键词:  枸杞;  引种;  成分分析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又称枸杞子、红耳坠,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子实。枸杞子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为筛选出适宜在伊春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从宁夏、吉林引进了几个枸杞品种,在伊春地区进行栽培,并分别对其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黄酮、多糖等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为伊春地区今后的枸杞引种选择和栽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 试验材料

1. 1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为2016年引进的4种枸杞品种,分别为宁杞6号、宁杞1号、吉林1号、宁杞7号,分别记为G1、G2、G3、G4。G1、G2、G4种苗购自宁夏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G3种苗购自吉林嘉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均为2年生苗木。引进当年,在伊春市友好林业局朝阳林场试验地栽培后成活,第2年结果,第3年枸杞产量大幅上升,引种取得成功。本试验所用枸杞果实均为2018年8月份产出。

1. 2 试验仪器

折光计(测量范围0~80%,精确度±0.1%,上海仪电物光仪器有限公司);水浴锅(金坛市双捷实验仪器厂);组织捣碎机(上海标本模型厂);研钵;冷凝管;滴定管;电热鼓风干燥箱(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索氏抽提器(杭州大吉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蒸发皿;干燥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北京三品科创仪器有限公司);电炉;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高温炉(沈阳市电炉厂);石英坩埚;电热板(北京三品科创仪器有限公司);凯氏瓶;容量瓶。

1. 3 试验药品

氢氧化钠;硫酸;盐酸;酚酞;乙醇;无水乙醇;甲醇;五水合硫酸铜;酒石酸钠;无水葡萄糖;石油醚;硫酸钾;蒽酮。

2 试验方法

2. 1 可溶性固形物分析

取成熟无破损的枸杞,每个枸杞品种取果实数量200粒,每20粒果实为一组。可溶性固形物测定设10个重复,将枸杞去蒂后,研磨捣碎,用4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开始几滴,然后收集滤液供测试用。采用折光计法进行测定,测量完成带入温度校正表进行校正。

2. 2 总酸分析

配置0.1、0.05、0.01 mol/L的NaOH溶液,称取1 g酚酞,溶入60 ml的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 ml。称取成熟饱满、表面无破损的枸杞鲜果200 g,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煮沸的超纯水200 ml,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棕色广口瓶中。称取50 g处理后的样品,置于100 ml烧杯中,用80 ℃煮沸的纯水将烧杯中的样品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沸水浴30 min,期间摇动2~3次,然后定容至250 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采用GB/T 12456-2008 食品总酸的测定法进行测定[ 1 ]。

2.3 总糖分析

称取烘干的无水葡萄糖1  g,精确到0.000 1g,用水溶解,加入5 ml浓盐酸,再以水配置成10 g/L浓度溶液,定容至1 000 ml,成为1g/L浓度溶液。取枸杞鲜果在50 ℃鼓风干燥6 h以上,样品半干后逐步提升温度值至80~100 ℃,样品发脆后冷却,立即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样品过20目筛,未能过筛部分经烘干再次粉碎后过筛。过筛的样品装入广口瓶内。称取0.25 g样品,倒入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和10ml浓盐酸。烧瓶瓶口插上回流用的玻璃管,置100℃沸水浴上水解3h。冷却后过滤。滤渣用100 ml水洗回圆底烧瓶中,加酸10 ml,重复上述操作。合并两次滤液,用6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加热浓缩定容至250 ml。采用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 2 ]。

2. 4 粗脂肪分析

称取枸杞样品5 g,准确至0.001 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约20g石英砂,于沸水浴上蒸干,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以100 ℃±5 ℃干燥30 min后,取出研細,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粘有试样的玻璃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采用GB/T 14772-2008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法测定[ 3 ]。

2. 5 粗蛋白分析

称取枸杞样品2 g、半固体试样2 g~5 g或液体试样10 g~25 g,精确至0.001 g,移入干燥的100 ml定氮瓶中,加入0.2 g 硫酸铜、6 g硫酸钾及20 mL硫酸,轻摇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放在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样品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并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1 h。取下放冷,加入20 mL水。放冷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按照说明书使用方法使用[ 4 ]。

2. 6 粗纤维分析

取1.25%硫酸、1.25%氢氧化钾溶液,加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石棉,在水浴锅上回流8h,再用热水充分洗涤,然后用20%盐酸在沸水浴上回流8 h,再用热水充分洗涤,干燥。以600~700 ℃灼烧后,贮存于玻塞瓶中。取枸杞样品用纯水洗净后去蒂,用石英研钵将其捣碎备用。采用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测定[ 5 ]。

2. 7 黄酮分析

取芦丁5 mg加甲醇定容100 ml既得浓度50 μg /ml标准液。取枸杞样品2g准确称量,无水乙醇定容25 ml,超声波破碎处理,时间6 s,间隔4 s,总时间20 min,功率400 w。超声完成后静止30 min,取上清液1.0 ml,水浴挥去乙醇,加甲醇定容至25 ml。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 6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6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芦丁标准液的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黄酮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 = 0.0063x + 0.060 4R2 = 0.9997,将黄酮测定结果带入回归方程进行计算。

2. 8 多糖分析

取2 g蒽酮溶于1 L浓硫酸中,制成硫酸蒽酮试剂。现用现配,放置在棕色瓶中。取鲜果2 g,加水100 ml,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时间6 s,间隔4 s,总时间30 min,功率250 w,定容至100 ml。采用蒽酮硫酸法进行测定[ 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620 nm处比色。以葡糖糖标准液的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多糖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 = 0.008 7x + 0.005 1R2 = 0.995 2 ,将多糖测定结果带入回归方程进行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由枸杞果实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1)可以看出,在伊春地区引种栽培的4种枸杞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等8项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4>G1>G3>G2,宁杞7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高于其他3个品种,其它3个品种差异性不大。(2)总糖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2>G3>G4>G1,其中,宁杞1号的总糖含量60.52%,吉林1号的总糖含量59.90%,其它2个品种的含量略低。(3)总酸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1>G3>G2>G4,宁杞6号的总酸含量最高(29.59%),其它3个品种含量较低。(4)黄酮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1>G4>G3>G2,4個品种的差异性较小,其中,宁杞6号的总酸含量最高(0.66%)。(5)多糖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4>G1>G3>G2,宁杞6号、吉林1号、宁杞7号的多糖含量较高,且三者的差异性不大,其中,宁杞7号的多糖含量最高(8.80%),宁杞1号的多糖含量最低(7.45%)。(6)粗纤维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1>G2>G4>G3,宁杞6号的粗纤维含量最高(5.54%),其它3个品种的差异性不大。(7)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1>G3>G2>G4,4个品种的差异性较小,其中,宁杞6号的粗蛋白含量11.92%,略高于其他品种。(8)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排序:G3>G1>G4>G2,4个品种的差异性较小,吉林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0.62%)。

4 结论

试验对伊春地区的4种引种枸杞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黄酮、多糖等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枸杞果实中黄酮、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性较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多糖、粗纤维含量的差异性较大。其中,宁杞1号中总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较低,可作为鲜食枸杞品种进行引种栽培;宁杞7号中可溶性固形物、多糖含量较高,宁杞6号总酸含量、粗蛋白、黄酮、粗纤维含量较高,可作为加工果进行引种栽培;吉林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但与其他几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性较小,且其他成分含量较低,在4种枸杞中无鲜明特点,在伊春地区引种栽培前景较小。

参考文献

[1] GB/T 12456-2008.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S].  2008.

[2] 张胜珍,  马艳芝.  苹果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2):  252 - 253.

[3] GB/T 14772-2008.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S].  2008.

[4] GB5009.5-2010.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  2010.

[5] 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S].  2003.

[6] 刘景煜,  李晨,  高锦明,  等.  枸杞子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13):  304 - 308.

[7] 徐小娜,  鲁岐,  宋凤瑞,  等.  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中总多糖含量[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5):  15 - 17.

猜你喜欢

引种枸杞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枸杞怎么吃,营养最有效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红枸杞与黑枸杞哪个补肾效果更好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