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学子历史薪火传

2019-09-10宋凤庭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4期
关键词:班干部学科德育

宋凤庭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肯定了“历史”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在“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部分价值归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之中。高中历史情感培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历史事实的剖析与解读,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本文主要通过具体教学实例阐述历史学科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作用,将德育与学科知识完美f 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高尚的情操。

關键词:历史教学;德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程,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对“人的素质”问题的深入认识,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更多的人文精神与情感教育。下面,笔者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中,阐述我自身将德育与历史教学交融的教育理念。

笔者在进入教师岗位不久,便被校领导委以重任——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班主任。高一新生初来乍到,对新学校充满新鲜感,对校规不清楚,初中养成的一些坏毛病也未纠正,而笔者当时所在学校并非重点示范高中,因此学生也多顽皮,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刚进校不满一个月,班上两位男生便起了冲突,差点酿成肢体冲突,好在我及时赶到制止了他们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当时两位学生情绪都比较激动,我让他们先冷静下来,然后让他们分别到我办公室说清情况。通过与两位同学进行沟通,我了解到当事人之一Z同学作为班干部,工作非常负责,而另一位同学L却上课屡屡讲话,下课大声喧哗,扰乱班级纪律。Z多次提醒并警告L如果再不改正便要将他的名字记在班务日志上,而L却不以为然甚至口头威胁Z不要多管闲事。而在这次大课间L同学又和Z就此事拌了几句嘴并且恼怒之下推了Z一下,而我正好在此时进了教室看到这一幕,就在Z要还手时我及时阻拦下来,这才得以平息。了解情况后,首先我让L同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肯定了Z同学作为班干部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L同学意识到自己不但违反了班规并且辜负了Z同学与老师们为班集体进步做出的努力。随后L同学表示愿意向Z同学道歉,并承诺今后一定遵守课堂纪律,配合老师和班干部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然而让我感到棘手与揪心的却是Z同学的反应。我首先肯定了Z同学作为班干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向他转达了L同学的歉意,同时也对Z当时准备还手的反应做出了批评。然而Z同学却激动地表示他不会就此罢休,作为班干部他严格要求自己,无论L之前如何威胁他他都选择了隐忍与坚持,但现在他提出要“罢工”,没有了班干部这个身份,他就没有了束缚自己的责任感,可以大胆f 去防卫与报复了。我再三向他表示L同学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错误,马上就会向他亲自道歉,然而Z却不松口会原谅他。那天是教师节,我却感到异常难过。

星期一第一节课是班团活动,我走进教室看了看L,他清澈的眼神也正在看着我。我又看了看Z,他却躲开了我的眼神,我叹了口气。正值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宣传周,我便以此为契机说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本周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周。众所周知,纳粹德国作为法西斯在欧洲的策源地,自希特勒上台后便开始了其惨无人道的种族清洗,建在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便是纳粹暴虐行径的罪证。1970年12月,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人一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然而同为二战中臭名昭著的战犯日本,其态度却为深受其害的我们炎黄子孙所不能接受。日本右翼势力不仅拒绝道歉,并且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篡改教科书,企图蒙蔽这段充满血泪的历史。做错了事却不承担后果,不承认错误,只会使中日两国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我稍作停顿,发现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我的讲述,有些同学似乎明白了我的话中有话,知道内情的同学若有所思的将目光投向了上周“战争”的发起者——L,我发现他也在用心的听着我的发言,似乎若有所思。

“其实人和人的相处何尝不是这样呢,朝夕相处的同学也会因为一些误会而出现矛盾、争执。既然摩擦已经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承认错误,以坦诚的态度来解决矛盾。我们班上上周也有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我希望你们能以史为鉴,以成熟的心态来解决,可以吗?”我看着上周态度强硬的Z,发现他目光变得柔软,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当天课间操到时候,Z小跑着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挠了挠头对我说:“洪老师,刚才L跟我道歉了,我跟他已经和好了。其实我知道他也没有恶意……那天是教师节,我还让您那么操心,对不起!”我笑了,“那团支书的工作你还要罢工吗?我可还没找到要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哦!”“当然要继续做咯!”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我总结了将学科教育与德育工作完美融合的几个原则:

(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教人学好,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推己及人。因此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断进取、明礼诚信,宽容、热情、自律、谦恭等等。

(二)积极发掘各科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系统地钻研教材,重点挖掘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学科德育渗透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否找到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四)坚持持久性原则,形成德育渗透习惯。如果教师长期坚持学科渗透教育,那么“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就成了自觉行为,学生在教师的“浇灌”下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学科为本,有机渗透。各学科要有机渗透,但不能把各科都上成思想品德课。要将学科内容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要紧紧把握知识点,在知识的传授中体现德育思想,培养情感态度。

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是说教,不是唠叨,是因势利导,在无形之中感化学生,学科与德育的有效交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中华少年,2018(20):59-59.

[2]陈孝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中),2018(7).

猜你喜欢

班干部学科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竞选班干部
“超学科”来啦
竞选班干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