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9-09-10田华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9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结果:心脏彩超在检出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扩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E/A<1方面优于心电图;心脏彩超的阳性率为80.43%,较心电图检查的57.61%高。结论:采用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且能够更为直观地显示患者病情状况,从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心脏彩超;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肥厚

田华(1975.12-),女,汉族,甘肃镇原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诊断工作。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因患者血压长期呈升高状态,致左心室负荷加重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而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若此时仍未及时进行诊治,极易引发左心力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及早进行准确诊断并实施规范治疗对患者病情控制、预后改善尤为重要。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方法较多,尤以心脏彩超、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较为常用。因当前关于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尚无统一定论,故本研究选取均行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的9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本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协会制定的有关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均行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同时排除冠心病、心瓣膜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患者。92例患者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42~81岁,平均(61.48±7.26)岁;高血压病程4~13年,平均(8.53±2.37)年;高血压分级:Ⅰ级21例,Ⅱ级38例,Ⅲ级33例。

1.2 方法

1.2.1 心脏彩超检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2.0~3.0MHz。协助患者摆好左侧卧位,對胸骨左缘予以探查,测量室壁厚度、左室容积、左房容积等。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进行M型取样,取患者心尖四腔与五腔做心切,对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峰值与早期血流速度A峰值进行测量,并计算峰值比率(E/A)。

1.2.2 心电图检查

采用心电图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由检查人员对心电图检测数据进行描记、分析。在检查时,走速为25mm/s,增益为10mm/mV,且须保证各导联基线稳定、图形完整清晰。所有检查结束后,由两名专业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计算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诊断标准[3]:(1)心脏超声:图像显示患者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弹性减退;(2)心电图:P波有切迹并增宽,且左室肥大、心律异常变化。

左室肥厚[4]:(1)心脏超声:室间隔增厚且左室后壁室厚度>12mm;(2)心电图:左室高电压;额面心电轴向左偏移≤-30°;ST-T向量改变方向与QRS波群的最大向量改变方向相反。

左室增大: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进行常规测量,男、女性左室内径分别在55mm、50mm以上。

左房扩大:左室长轴切面上所显示左房内径>38mm。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用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

心脏彩超检查的阳性率80.43%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57.61%(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

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扩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E/A<1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因心脏是高血压病症的靶器官,患者动脉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则极易引发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硬化等病理变化。高血压性心脏病为高血压的常见合并症,对患者危害极大。该疾病早期血压升高幅度较小,患者心脏并不会存在明显的不适,而随着病程推进以及血压显著上升,心肌纤维会增厚,出现脉搏洪大、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左房扩大症状。当发展至左室增大阶段时,心尖搏动会向左下方移位,并逐渐出现主动脉瓣粥样硬化[5-6]。此时患者将感觉到明显的心前区不适,已错失治疗的良好时机。因此,在临床上及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有助于使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并改善疾病预后。

左室增厚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典型特征,故常将心室肥厚作为该疾病的特异性判断标准。既往由于心电图具有费用低、易于携带、无创等特点而多应用于该疾病诊断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心电图在判断左室增厚时主要依据ST-T段的改变,而ST-T段发生改变时,患者病情多数情况下已发展至中晚期,故其无法有效检出早期病变[7];患者左右室均肥厚时,两侧心室的心电活动向量互相抵消而使心电图显示正常[8]。近年来,随着医疗超声技术的发展,彩超作为一种实时、无损伤、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被应用到心脏疾病诊断中。心脏彩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出超声波,透过人体后对心脏及其相关组织表面进行扫查,并将反射回的信号转化为影像呈现出来。此心脏彩超影像可清晰地显示心脏各个结构,不仅可使医师明确了解室腔大小、室壁厚度,还能观察到心脏收缩及舒张、血管分布等心脏活动情况及血管状况,甚至有助于了解血流走向及流动速度,据此综合判断患者心功能是否异常,从而可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提供可靠依据[9-10]。在本研究中,心脏彩超检出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扩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E/A<1的情况与心电图检查相比较优;心脏彩超的阳性检出率为80.43%,与心电图检查的57.61%相比较高。提示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上心脏彩超明显优于心电图,更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病变,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心脏彩超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心脏形态及结构变化,据此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心功能,从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娟.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 15(26):140-141.

[2]全国卫生事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6 -247.

[3]高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12):2322-2323.

[4]张月娥,崔伟锋.心脏彩超应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 25(4):639-641.

[5]Li X, Kuznetsova T, Cauwenberghs N, et al. Autoantibody profiling on a plasmonic nano-gold chip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 114(27):7089-7094.

[6]Mavrogeni S,Katsi V,Vartela V, et al. The emerging role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J].BMC Cardiovasc Disord,2017,17(1):132.

[7]楊艾梅,许立奇,王斯婕.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影像技术, 2017, 29(1):32-32.

[8]戴宇彪.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9):1319-1320.

[9]张华.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6):2078-2079.

[10]张琛琛.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9):71-72.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B超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应用意义探究
N末端B型脑钠肽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
适应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X线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