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

2016-12-26胡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

胡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心电图与心脏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分别采用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 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患者左室肥厚检出情况, 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室肥厚检出率(38.0%)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情况(20.0%);心脏超声发现4例患者为左室扩大(8.0%), 24例患者为左房增大(48.0%)。心电图可明显显示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心率改变情况。结论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诊断可以将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扬长避短, 提高早期心脏系统疾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心脏B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42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压水平, 加重左心室负荷造成心室扩张肥厚, 影响患者的健康。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是目前临床心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 研究证实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技术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患者心脏影像图呈多样化特征, 对临床心脏系统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为探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心电图与心脏超声的应用价值,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展开研究, 取得明显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患者临床确诊符合相关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标准, 且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男35例, 女15例, 年龄31~78岁, 平均年龄(53.54±8.77)岁, 病程1~29年, 平均病程(19.34±4.13)年, 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9例, 合并冠心病患者11例, 合并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20例。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入院治疗, 经检查确诊28例患者为典型性心绞痛, 其中16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12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 12例患者为不典型性心绞痛, 另外10例患者为心律失常。

1. 2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 采用西门子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 设置探头扫查频率为2.0~3.0 MHz, 行左室长轴切面M型取样, 检测患者心脏腔室情况、左室收缩功能以及室壁厚度等情况。另用12导联心电仪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描记分析。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患者左室肥厚检出情况, 分析其诊断价值。

1. 3 左室肥厚诊断标准[2] 通过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对患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进行检查, 患者心脏前后径舒张期>12.5 mm, 其收缩期患者室壁厚度增加>65%, 此时可诊为室间隔肥厚;若患者前后径舒张期>13 mm时可被诊为左室后壁肥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患者中左室肥厚19例(38.0%), 其中非对称性肥厚患者14例, 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患者5例;左室扩大4例(8.0%), 左房增大24例(48.0%)。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中左室肥厚劳损10例(20.0%);患者为明显的心肌缺血42例(84.0%), 其中无明显冠心病征象的心肌缺血30例(60.0%);存在明显的心律、心率改变症状9例(18.0%)。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因长期处于高水平血压状态下而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形态上的改变。临床心脏超声检查主要通过超声探头发射速度为1500 m/s的超声波穿透体表组织到达心脏形成低强度回声声像图, 以此观察心脏形态、功能改变情况, 对检测左心室肥厚情况及具体部位具有重要价值, 可明确区分辨别患者是患有肥厚性心肌病, 还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但心脏超声检查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其声像检查结果容易受环境等外界因素干扰, 容易出现假反射情况而出现误诊[3]。心电图是通过向量记录患者心肌机械收缩前的心电活动来判断患者心脏功能改变情况, 在心脏超声检出患者心脏室间隔肥厚增大时, 行心电图检查会出现对应的QRS波群电压升高现象[4]。心电图是临床心脏病检查的常规手段, 因检测仪器存在的误差性、灵敏性限制, 一旦患者左右心室出现肥厚情况时, 应用心电图检查患者电位会相互抵消, 使心电图显示为正常状态而误诊, 此外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以及心前区不适情况时, 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患者患有冠心病的可能。可见,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在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研究显示,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室肥厚检出率(38.0%)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情况(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心脏超声发现4例患者为左室扩大(8.0%), 24例患者为左房增大(48.0%)。心电图可明显显示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心率改变情况。由此证实在左室肥厚增大方面诊断心脏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在确定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心率改变情况方面心电图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诊断可以将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扬长避短, 提高早期心脏系统疾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刘煜.探讨心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152.

[2] 张秋云.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4):33-34.

[3] 邓慧慧.心脏B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28):3838-3839.

[4] 郭道安.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6):88-89.

[收稿日期:2016-04-25]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心电图或查不出异常
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应用意义探究
N末端B型脑钠肽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心肌梗死与正常心电图之间的“恩怨”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