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

2019-09-10周逢洋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辅助作用作文教学多媒体

周逢洋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在习作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功能为一体,可以激发写作激情,启发想象、开拓思维,提高积累、仿写能力,提高修改、鉴赏能力等,让教学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輔助习作指导。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小学生;作文教学;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44-01

引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在习作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功能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将教学内容真实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活化习作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创设生动有趣的习作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打开他们的思维闸门,习作便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现就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辅助中的作用,浅谈几点自己实际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1.巧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就会扼杀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器,也只有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疲倦、乐在其中。既然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教师便可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全面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比如六年级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我们可以用《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美食和美食制作过程的片段,让学生想想自己吃过哪些美食,了解哪些美食制作和家里父母是怎么做饭的,尤其是品尝的过程及感受。如此一来,写作课堂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看后纷纷讲述自己吃过哪些美食,品尝的过程,吃过感受,抢着说自己最喜欢那种美食等,这样自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思维变得活跃,精神变得振奋,写作的积极性和激情也随之高涨久而久之,其写作兴趣自然也会越来越浓。

2.巧用多媒体启发想象、开拓思维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习作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人到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美、体验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教师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而运用多媒体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在写作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经过编辑加工的录像片,创设一个情境。通过丰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语言有效地烘托气氛,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学生边看边听边想,拓宽了他们的作文思路,引发了他们的联想。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语文习作四:描绘剪纸中的故事,仔细观察剪纸作品,大胆想象,编写故事。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精美的剪纸作品,激起学生兴趣,再展示教材中出现的作品,学生边看边想象,如: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他的父母在哪里?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怎样?联系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注重指导主要人物的穿着打扮,除人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容,从容确定故事的氛围与环境;通过剪纸作品中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想象,想象其语言与心理,将静止的剪纸作品写活,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最后在习作的开头或结尾,学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感情。学生看完课件,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老师指导,习作的材料也就相当丰富,动手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巧用多媒体,指导观察、取材

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穿河流……无一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但相对小学语文习作一般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型作文而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写景类习作因为无法在作文课上再现景物原貌,指导学生观察,学生缺乏有效地观察和教师的引导,难度较大。此时,信息技术恰恰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优势。教师拍摄下花红柳绿的春天,枝繁叶茂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天,粉妆玉砌的冬日,课堂上放一放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帮助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取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语文习作四:观察郊外的景物。课前教师走出校园,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师拍摄下,课堂上放一放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巍峨的高山,红色的枫叶,金灿灿的稻田,自绒绒的棉花,微波粼粼的湖面、来来往往的渔船……好一幅美妙的秋景图!在结合图片教师指导学生按照顺序,由远及近,先静后动,以及颜色等,观察这些景物的还愁学生无从下笔,难写吗?

又如描写校园的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要求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校园景物后,一部分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好观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的确,虽然每夭在校园里面,但是因为对这些景物熟视无睹,没有有意识地观察,因而习作时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观察和选材问题,我在校园选取花坛作为例子,拍摄了一组花坛照片,在课堂上展示。同时,课件中还把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花草的名称出示出来,尤其花坛中的两棵桂花树,解决了学生叙述的困难。学生看着一张张漂亮照片,都十分惊讶,不敢相信这就是每天都能看到的花坛。接着,我引导学生把这些照片分类:第一部分主要突出了花坛的形状变化多端,第二部分则主要突出了花坛里的花草品种多、数量多、色彩美。第三部分则是突出花坛中心的两棵桂花树。最后要求按一定顺序讲述花坛的景物。有了花坛这个例子,再延伸到其他景点,学生在观察方面就有了有例可循,选择材料就变得更多样。

4.巧用多媒体,提高积累、仿写

小学生对作文概念还不太理解,生活经历、阅读信息十分有限,词汇贫乏,而多媒体网络资源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和文本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和爱好,选取适合自己程度与兴趣的多媒体资料,根据主题需要重新组合。儿童善于模仿,而且学了别人的好文章会产生羡慕,会积极汲取别人之长,进行自己的好词好句的加工创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在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语文习作六《我喜欢的文具》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铅笔刨刀的图像,然后展示例文《铅笔刨刀》,让学生阅读欣赏。展示范文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分析写作思路,找出其中的好词好句。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在网上查点介绍文具优秀范文,引导学生总结出创造性地介绍文具要领:文具的形状怎样,文具的上面有什么图案,文具有什么用处,此外在加上它的来历及对它喜爱原因。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原有的印象、经验与现在的多媒体资源库的图、文、声结合在一起进行组合,从而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谋篇的能力。

猜你喜欢

辅助作用作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
英文歌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