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水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9-09-10林水明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林水明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启蒙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1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小学生拥有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使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轻松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实现了小学生全面的素质提升。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来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将枯燥的文字描述用形象的生活案例来揭示,化深奥为直观,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学习《吨、千克、克》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进行解读,1支粉笔,几颗花生米大约是1克;一个鸡蛋,一个橘子大约是50克;一瓶水、一袋盐大约是500克;一小袋大米,一小袋饺子粉大约是1千克;一大桶矿泉水大约是10千克;100桶大桶矿泉水大约就是1吨重。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认识和分辨重量单位,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印象也更深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养成了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用生活现象来解释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结合自己数学知识储备,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为学生创设各种类型的生活情境,来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互动积极性,通过生活情境下的数学探究活动,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正比例》时,老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小明和妈妈一起去文具店买笔,买一支铅笔2元钱,买两支铅笔需要付4元钱,买三支铅笔需要6元钱,买四支铅笔需要8元钱….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购买的铅笔数量和花费的钱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购买的铅笔数量越多,花费的钱就越多。这时老师适时引入正比例的概念:当铅笔单价一定时,铅笔的数量和花费的钱数之间呈正比例关系。

在学习《反比例》时,老师可以从生活现象作为知识的切入点。从家到学校,如果父母骑车送学生上学需要10分钟,如果学生自己步行从家走到学校则需要30分钟,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长的距离,为什么骑车比步行速度要快?是什么决定了同等距离下时间的长短?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骑车速度快,步行速度慢,速度决定了同等距离下时间长短不同。这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同等距离情况下,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快则时间短,速度慢则时间长。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用生活现象化繁为简,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激发起小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率。

2.3 教学应用生活化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来源于生活也最终要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封闭教学,鼓励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实践,并且指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比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比如让学生计算学校门前的小花圃的面积,和校园内花坛的面积,然后进行面积比较,并根据面积来设计出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圃方案,要求门前花圃和校内花坛保持花色的一致。这样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既可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内容,使学生对这节内容理解更深入,印象更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起小学生對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思维能力,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8(33).

[2] 朱万松.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数学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1).

[3] 洪秀丽.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8(03).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宏路周尧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