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语言让课堂亮起来

2019-09-10应映华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指向性启发性

应映华

摘要:语文课除了将课文当成范例,让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语言以外,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资源。如果说文字是从视觉的角度让学生学习语言,那么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接触语言。因此教师应该使用规范、恰当、经典的语言熏陶、感染学生。

关键词:教师语言;激励性;指向性;启发性

语言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拥有优雅的言谈举止,以此影响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语言的典范,语文的化身。教师首先要使用规范、经典的语言,尤其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张口就来、毫无准备,甚至是毫无规范可言的课堂用语,不但会让课堂无序、无效,而且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经常看到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教师来上,教学效果就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本身语言功底的深浅有所不同。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要集规范性、启发性、指向性、激励性于一身。

1 导入语应精炼、简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冗长拖沓的语言常常让听者找不到重点,失去倾听的兴趣;相反简洁精炼的语言能迅速抓住听众的兴趣。作为课堂的开篇,连篇累牍的导入语不但浪费时间,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听觉上的疲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炼、简洁的导入语能不但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出课文学习的重点,而且也能为后面的教学展开作下铺垫。如 《穷人》一课的导入:

师:(出示托尔斯泰的照片)认识他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童话《七颗钻石》。这里有一些他的资料。请你读一读。(出示资料。生读)现在你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坛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擅长——(通过心里描写塑造人物。板书心理描写)

师:《穷人》是托尔斯泰早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板书课题)其中就有许多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大师的文笔,走进人物的内心。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语言干脆利落,没有丝毫冗余成分,课堂节奏简洁明快,能促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短短的几句导入语,不但点明了课文的体裁是小说,更点明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心理描写。使接下来的学习能紧紧抓住“心理描写”这一重点展开,可谓“言”之有效。如果平常的导入语我们都能做到精炼、简洁,激发学生的兴趣,相信此后的课堂也能事半功倍!

2 提问语应准确、清晰,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曾经听过一堂浙教版五年级的课《在大熊猫的故乡》。从导入到初读,再到整体感知,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课堂效果十分明显。无论是听课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沉浸在了上课老师亲切自然的课堂语言之中。但课上到一半,课堂氛围却急转直下。就因为上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卧龙山区这样的条件适合大熊猫生存呢?问题出来后,就见学生个个苦思冥想,但一直没有人举手。老师将问题重复了三遍,学生还是莫名其妙,老师只好自己将答案告诉了学生。此后无论老师怎么努力,课堂气氛始终调动不起来。师生之间的互动陷入了一种僵化的局面。上课的班级是我带的,课后我问了学生为什么当时没有人举手?学生说觉得老师的提的问题应该是自然科学范畴的,感觉很难回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能意会到教师的意图,但显然学生做不到。而这不能怪学生,主要还是上课老师的提问语太过随意,指向性不够明确,学生不知道该思考什么,无所适从。如果当时老师的问题能换成:同桌讨论为什么作者说卧龙山区是“大熊猫的天堂”?并用上课文的词句,并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来说一说。这样既不会让学生的思维偏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举数得。

当然,想要得到一举数得,一箭数雕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的提问语必须明确的指向性,具体的可操作性。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语言,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课堂才能有序、有效。

3 过渡语应自然、生动,对学生平常用语具有指导性

过渡语看似对课堂影响不大。实则不然。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部运作精良的机器,课堂环节是相互咬合在一起的大齿轮;那么过渡语好比是轮滑油,它能让齿轮之间更润泽,让机器运转得更流畅。

如《七月的天山》一课收尾:

师: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交流:(作者用上了比喻、排比、衬托等修辞方法,我们可以学习。)还有吗?(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写的,我们写描写景色的文章时,也可以用游览顺序。)谁还有补充?(还有这篇文章的结构师总分总的,我们可以借鉴。)是的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结构、顺序、写作方法借鉴,除此之外,本文的作者碧野在写作时,用字十分精准,像“飞泻、漏下”等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字斟句酌,给读者留下品味的空间。

教师最后的话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概括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指导了学生学习文章的方法,更指向了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将写法延伸到平常的写作中。教师语言凝练有效,如重锤敲击,烙在学生的心上。平时我们的总结语也可以多花点心思,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进行自主学习!

每一堂课,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都应该细细推敲,字斟句酌,精心锤炼每一个句子。长此以往相信不但我们的课堂能高效而精彩,我们学生的语言也会有所提升、有所飞跃。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厚积薄发,才不至于在备课、上课时捉襟见肘;也需要教师在平时多讲多写多练,而不至于在课堂上语无伦次、言不及義;更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全心投入,带着激情去演绎规范而富有个性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有魅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可能真正亮起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指向性启发性
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微探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
借助语言促进交流,通过话语引导互动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信息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