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应用“雨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019-09-10荣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雨课堂课件师生

荣光

1.引言

现如今手机作为普遍的通讯工具,人手一部手机在大中小学都已经是非常普遍,学生上课不听讲,玩手机游戏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而这一现象也成为了教育者们非常头疼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收了学生的手机还是利用手机进行教学也成为了当今课堂教学中值得探讨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侧重于探讨利用手机,将智慧教育工具“雨课堂”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以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不听讲,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连接的方法和案例应用。

2.传统课程模式与混合式学习课堂模式

2.1传统课堂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模式,也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式比较单一,课堂的气氛全靠教师的调动和引导,教育者们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使用过各种方式如从单一讲授的方式,变为播放投影片的方式,再到使用多媒体教室增强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但是无论怎样变换,都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的局面。

2.2混合式学习课堂模式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

2.2.1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E-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ngh & Reed 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2.2手机学习模式

有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在开发应用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学习的移动课堂软件系统。移动课堂软件系统,是把课件视频进行加密、授权,装在智能设备里供学生随身携带进行播放学习的软件系统,既能让学生随时随地随身学习,又能保护学校的视频不会非法播放和传播。“微助教”、“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都是目前使用人数较多的辅助教学软件。

下面将以“雨课堂”为例来谈一谈如何使用“雨课堂”让学习过程从被动变为主动,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3.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

雨课堂是一款结合了PowerPoint和微信于一体的一款线上教学工具,于2016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免费开放。目前已经更新到3.0版本。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明了。(雨课堂软件的下载地址是:http://ykt.io/)

4.雨课堂的应用

下面是以笔者所教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土建类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介绍一堂使用雨課堂授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预习。

教师活动:课前将面授课堂上需要讲授的课程PPT及随堂练习和微课程视频等可以通过office PowerPoint2010以上的版本上传至雨课堂手机端的课件库中,以方便学习者课前复习与课后复习,也省去了学习者在上课过程中记笔记和拍照,拉近与学生的近距离提高课堂效率。如图一。

学生活动:提前加入雨课堂班级,接收教师发送的本节课件ppt。

第二步:开启雨课堂授课模式

教师活动:在联网的电脑上打开ppt课件,在雨课堂界面扫微信二维码,开启雨课堂授课,并把课堂暗号和二维码用大屏幕投影。如图二。

学生活动:扫码签到,进入微信雨课堂界面,在手机上同步接收ppt课件,准备参与学习活动。

第三步:进行课程讲授环节

教师活动:按照ppt进行讲授,在此环节注意手机通知,如上课时或课后发现有学生点击不懂的ppt可以放慢速度与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看投影或手机ppt,如遇到不懂可以在手机上的当前ppt页面点不懂,和老师交流。

第五步:随堂练习

教师活动:针对课程内容发送相关练习,限时1分钟,对学生当场进行测试。

学生活动:随堂练习环节,点开习题进行作答并提交

在此环节可以选择雨课堂提供的多种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活跃气氛。如随机点名、发放红包、弹幕等功能。如下图四。

此外,雨课堂还具有发送公告和早起打卡等模块。

5.雨课堂的使用效果

在今年4月,笔者使用雨课堂在对职业技术学院的16级建工班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使用雨课堂的课堂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报告附后:

6.结语

雨课堂的最大优势就是加强了课上课下的师生交流,拓宽了学习实践和地点,发挥了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教学效果。期待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运用雨课堂这类智慧教学工具,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对“混合式学习”的解释。

[2]何克抗《从混合式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3]百度百科[EB/OL].[2017-4-8].http://baike.baidu.com /item/雨课堂?sefr=cr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05:33-35.

[5]张静.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5.

[6]王宇平.微课在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建筑设计软件教学为例[J].江西建材,2015,(18):249.

猜你喜欢

雨课堂课件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麻辣师生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