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程中学生认知冲突的应对策略

2019-09-10丁中琴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应对策略

丁中琴

摘 要:相比较其他阶段的学生,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的能力,思维也比较活跃,很容易在实际高中政治课程推动的过程中出现认知冲突的情况,如果高中政治教师不懂得采取针对性措施去应对,就可能因此陷入被动的教育格局。本文集合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实例,探讨高中生政治课程中认知冲突的问题,以引导高中生政治教学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认知冲突;应对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主体性始终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实际政治课程中很容易针对于对应的问题出现认知冲突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仅仅以回避或者批评指责的方式来应对,显然是明智的教育策略。由此对于高中政治课程中学生认知冲突的解决问题进行探讨,是不可或缺的。

一、立足教学目标,狙击“认知冲突”要害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需要设定对应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找到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认知冲突,将其作为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版块,以化解学生认知冲突为目标,使得实际的认知冲突的化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对于进一步加深高中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理解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不要去害怕或者规避认知冲突,而是将其作为推动教学的重要辅助。比如在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中的“货币”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有学生反馈,既然货币仅仅是一张印刷的纸张,那么国家能不能发行大量的纸币,然后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钱了吗?其实这种误区很多学生都有,只是他能够提出来,在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认知误区的时候,就决定将其作为本次货币知识教学的重要节点,确保将本次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攻克下来。接着教师以假设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如果国家无限量的发行货币,那么一定時期内流通的货币总量会增加,此时就可能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于国家经济生活的有序发展是不利的。比如有价值100的商品供给,此时发行的货币是100元的,老百姓就可以拿到1元买到1元的商品,但是如果发行的货币是300元的,此时老百姓就需要使用3元才能买到原本价值为1元的商品,由此引发抢购行为,这就可能使得经济运行的系统出现风险。当学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自然对于社会商品生产总值,货币流通次数,货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案例中教师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认知冲突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节点,依靠这个认知误区的解决,学生对于货币量的发行,对于通货膨胀现象的认知都会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懂得将认知冲突作为重要的素材,以化解冲突为契机,扭转局面,使得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理解进入到深刻的状态。

二、适当补充拓展,规避“认知冲突”风险

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学生的认知冲突现象,与政治课程内容不充实有关,也就是说文本中的说明不能够使得学生清楚准确的理解对应的概念或者规则,此时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懂得在实际课程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认知冲突得以消除或者说规避可能出现的认知冲突。比如在高中政治“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援引的案例情境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党,取得革命的胜利?在讲述内因的时候,教师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来阐述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因此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此时有学生窃窃私语“很多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资料中还揭示了国民党内部腐败现象严重,各个军阀之间相互斗争,是造成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不能将这个界定为主要原因呢?”很明显,这位提出这种想法的学生对于历史是感兴趣的,并且存在很多很自主的想法,此时教师就将这位学生的想法作为大家讨论的主题,然后教师补充了很多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分析当时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在此之后再去辩证看待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国民党内部没有矛盾没有腐败军阀问题不复存在,请问解放战争将会是国民党胜利吗?他们将如何在没有广泛民众支持的背景下去取得胜利?他们又如何在没有民心的背景下做好政党的工作?此时学生意识到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而内因的分析需要从本质上去看,表面现象是不代表本质的。这位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中也愈发意识到自己在内外因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将辩证思维作为自己思考历史问题的重要思维模式。

文本中的很多阐述都是比较粗线条的,其正确性不容置疑,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史料不足,材料不完善,使得学生对于对应历史问题的认知出现偏差,此时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适当的课程内容拓展和补充,而这对于驱动实际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高中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其必然需要去解决各种各样的认知误区的问题,如果存在认知误区就需要找到产生误区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认知误区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由此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学会站在政治学科的角度去看点一些问题,以实现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海. 关注有效冲突 生成课堂精彩[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8):27-28.

[2]方丽. 引发学生内心冲突 促进课堂深度学习——基于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教学片断的分析[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7):49-52.

[3]刘海. 升华授课艺术 提高教学效率[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6):52-53.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应对策略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设计“陷阱”,引起质疑,构建化学生态课堂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