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的设计策略让数学课活起来

2019-09-10于海婷

高考·中 2019年5期

于海婷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如何结合教学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彰显自己独特的教学策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活起来,已成为每个教师的最高追求。

关键词:设计策略要独特;方法灵活且多样;手段精准需科学

那么如何使教学设计更精彩,让数学课堂变鲜活,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清晰。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设定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笼统也不能琐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必须写的具体,明确,恰当。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这节课应该知道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确定教学目标除了要依据教学大纲,还必须从每节教材实际内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形成。

二、新课引入显新颖。

好的一堂课就像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样,一开始就应该吸引观众,引人入胜。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课前引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上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勾股定理,”接着板书课题,然后通过探索实验,让学生对这一定理消化理解;我们也可以这样可以这样“有一个定理,它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该定理的证明颇感兴趣,因为这个定理太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以至于古往今来,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总统都愿意探讨和研究它的证明.希腊的著明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为了庆祝这一定理的发现,毕达哥拉斯学派杀了一百头牛酬谢供奉神灵,因此这个定理又有人叫做“百牛定理”。这两种引入达到的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第二种引入将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这一节课,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课堂引入必须要新颖,必须要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拨动他们的思维旋律,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方式策略講多样。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逐渐“活”起来,让学生在“活”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喜悦,不仅能提高学习能力,还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创新的诱发,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好。

1.教学方法要灵活。一节教学内容中通常既有概念教学、规则教学还有问题解决等。数学概念,原理比较抽象,要阐明概念的准确含义就适合用讲授法;规则教学适合用谈话法。而问题解决就适合用讨论法,学生可以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重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了常规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的幻灯机,电视机,一体机,电子白板等等教学设备都进入了寻常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的增大每节课的容量。二是使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重点和难点,提高讲解的效率;三是直观性强,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当然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手段也不能摈弃,它也有它的优势。他们各自都有其特点,有优势和不利因素。无论是常规教学手段或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们应该科学地灵活地利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为教学目标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设置练习要贴切。

1.练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每节课教学内容不同,重、难点也就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班级实际出发,抓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有针对行的练习题,对重点内容可采取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

2.练习题的设置要有阶梯性。课堂练习既要巩固新知识,也要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发展学生智力。简单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容易感到乏味。因此课堂的练习题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

3.练习题的设置要有灵活性。练习题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如口头的,书面的,发展智力技能为主的,简单的模仿性练习,复杂多变的综合性练习等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使练习多样化,这既可以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4.练习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数学练习题融入到他们爱玩的游戏中,让练习题具有生活味,具有挑战性,寓学于乐,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既轻松又愉快,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练习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和延续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练习题探究性强、不仅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善于动脑、学会探究的学习品质。为此,课堂练习题要寓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的纵横联系于练习题之中,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地受到启发,形成思路,形成技能,利于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高效课堂的今天,只有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设计开放的课堂,开展小组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索求知的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使鲜活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味数学魅力、彰显数学课堂质的提高。

2018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探究支点”设计案例及教学研究(项目号JQ[2018]GHB054)”论文

参考文献

[1]周永平.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提问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0(8):159-159.

[2]林祥华.趣味数学问题和课堂探究性学习[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9(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