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的以生为本教学

2019-09-10徐丽亚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徐丽亚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不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更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更要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以生为本;教学方式

1.引言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人,更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人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哪种方式、理念进行教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能力发展。以生为本不仅是新课改的一种教育要求,更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置有利于学生思考、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2.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生为本’教学具体策略

2.1在数学教学课前设计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对各学科教育教学来讲,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应用重视数学教学课前准备工作,同时充分依据数学教学具体学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教学进度等,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教师自身应意识到教学并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积极主动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伙伴,以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需求、技能需求以及方法需求等多个方面展开考量,从而制订一套更加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总而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从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开展。比图,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具体状况展开深入了解和掌握,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分析和探究时间与空间,切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主学生探究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2.2在课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都不尽相同。为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能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境当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获得答案,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通过联想、分析以及整理等得知数学知识以及概念等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加深入的认知和掌握知识。并且,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也会主动与教师和同学展开协作及探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和交流,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块形状为锐角三角形的厚铁皮,工人想利用这块废料获得一块最大的正方形,问该名工人该如何操作?’。最终,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得答案‘对锐角三角形来讲,内接正方形的一边需要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则能够获得最大面积的内接正方形’从而实现对废料的最大化利用,学生获得答案后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快乐,同时也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以及协作、表达以及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能力起到有效的培养作用。

2.3依据数学教学具体学情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及要求,应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性,从而依据数学教学具体学情、学生自身能力和特点,将学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层次,并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确保所有同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有所发展和提升,确保中学数学教学针对有效性,实现因材施教。分组的形式具体为:可以依据班级学生数学学习具体情况,将学生大致分成两个层次,将数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定为师傅组,而其他学生则为徒弟组。同时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帮扶对子,展开自主式学习。让能力强的带领能力弱的共同学习和发展。并且,教师应掌握好数学教学难度和进度,并设置奖励机制给予进步显著的学习小组适当的奖励,从而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主要是班级中数学成绩优异各项能力突出的学生、B层次则主要为班级的中等生,通常也占据着班级的大多数;C层次则是班级的后进生。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学校目标及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各层次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和落实‘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结束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结合教学的任务,更要制定好教学的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只将以生为本当做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从自身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本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志红.关于以學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25 (6) :128-129

[2]白冉.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J].成才之路 , 2012 (21) :41-4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