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9-09-10郑俊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联想鼓励积累

郑俊贤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感到: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能按顺序选材,抓住特点展开联想,生动作结合起来,让观察为写作服务。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联想;鼓励

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观察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得到培养与提高。比如:学生们喜欢做游戏,不妨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精彩的游戏,学生们兴致勃勃做游戏,在玩中观察、玩中求乐,同时观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喜欢户外运动,那么不妨试试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观察事物的万千气象,发现季节的不同变化、景物的变化。

(二)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必要时可以把这些东西引入课堂。比如写水果时,可以请学生把各种水果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这样的观察所得一定是深刻的,写出的文章一定是真实的。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写作前我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拿来,在课上让大家先观察,再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有的同学拿来了橘子,说橘子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扒开橘皮,一个个橘瓣还披上了一层白纱,扒开白纱还看见了一个个弯弯的“小月亮”。有的同学拿来了红红的苹果,说像小姑娘的脸蛋。多么形象的语言呀!正是因为同学们有了深入的观察,才有着这么深刻的语言描绘。

二、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讲课文《晏子使楚》一课时,晏子在三次面对楚王的侮辱时,注意观察晏子的动作、神态、语言有何变化,从而体会晏子的伟大精神。例如写作《××秋色》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物时,能找出秋天与夏天的不同之处,找一找秋天的景物有什么变化,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通过观察感受到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风韵。

(二)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犯顺序混淆的毛病。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善于展开联想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要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设法活跃学生的思路,启迪思维。平时学生看到的人、事、物,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越丰富,才思才会敏捷,学生作文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如:在指导学生写《校园的一角》,帶领学生参观校园时,学生看到眼前崭新的教学楼、美如花园的校园,回忆过去的简陋,观察眼前的美景,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位学生写道:“我眼前呈现的仿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它要从乡村中起飞,它飞向现代化城市,飞向蓝天,它要告诉所有人,陆丰市河东镇中心小学要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写作的源泉找到了,勤于动笔的写作激情也就产生了。

三、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小学生日常接触到家庭、学校、社会中许多有情趣的事情,但大都缺乏有意观察的习惯而未能积累下来,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从周围生活中积累素材,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一)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总之,我们要从观察入手,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及时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句话,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他们的不善观察的眼睛变成爱观察的眼睛,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乐学乐写,常写常新。

参考文献:

[1]陈青《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技巧指导》,《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

[2]赵洁《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学周刊2011年17期。

[3]闫波《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文学少年(小学)2011年06期。

猜你喜欢

联想鼓励积累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