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鳞鱚鱼苗的培育

2019-09-10姚久祥韦明利蒋伟明胡珅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鱼苗培育

姚久祥 韦明利 蒋伟明 胡珅华

摘要:以人工养殖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鱼苗人工繁殖,从培育池的选择,鱼苗孵化、饵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多鳞鱚鱼苗培育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多鳞鱚;鱼苗;培育

中图分类号:S962    文献标识码:B

多鳞鱚俗称沙钻鱼、沙锥鱼、船丁鱼,为小型鱼类。多鳞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南方沿海地区琼、粤、桂、闽地区老百姓最喜爱的海产品之一。但随着近几年的过度捕捞,产量急剧减少。市场上对该品种鱼的需求量正日益扩大,多鳞鱚的市场前景较为广阔,为满足多鳞鱚的人工养殖需求,已有部分科研人员对多鳞鱚进行了人工繁殖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作者也对多鳞鱚的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培育池

本次多鳞鱚的人工鱼苗培育试验在北海竹林养殖基地的试验车间进行,试验车间为钢结构棚顶,车间棚顶盖塑料薄膜防雨,棚顶内吊装黑色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育苗池,保持照度1000~2000 lx,阴雨天气可以拉开遮阳网增加光照。育苗水泥池体积为4 m ×3.8 m×1.5 m,每个池子布气石36个,在放养多鳞鱚鱼苗前,要先对水泥池进行阳光暴晒消毒,再用漂白粉对池底及四壁进行消毒清洗。育苗用水经沙滤后,再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前用硫代硫酸钠消氯曝气后再抽人育苗池。

2  多鳞鱚鱼苗的孵化

北海3月底水温达到25℃以上,多鳞鱚亲鱼就开始产卵。亲鱼产卵一般在夜间22:00~凌晨2:00进行,把搜集到的多鳞鱚鱼卵放入孵化桶中进行孵化。鱼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受精卵漂浮于水面,24小时连续充气进行孵化。在水温26℃~28℃、盐度25‰、pH8.3的海水中,鱼卵的受精率在80%以上,经过24个小时大部分孵化出膜,孵化率在90%左右。

3  饵料选择及投喂比例

当水温适宜时,多鳞鱚鱼苗在孵化48小时后就需要开口摄食,开口饵料的投喂是鱼苗成活率的关键,这个时候的鱼苗较小,游泳能力尚不熟练,因此饵料要选择小于鱼苗口径的轮虫和原生动物。这时为了满足鱼苗的饵料需要,可以每天在每个培育池中泼活化红酵母10 g。待投喂轮虫6天左右,多鳞鱚鱼苗的口径已经增大至可以摄食桡足类的无节幼体,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可以交叉投喂轮虫与桡足类。随着鱼苗持续生长,等到差不多一个月左右以后,就可以投喂鳗鱼粉等人工饵料。这段期间可以交叉投喂桡足类与鳗鱼粉。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食量并不相同,要根据多鳞鱚生长的需求采用多种饵料交叉投喂的方式。

多鳞鱚鱼苗饵料每天的投喂总量要根据鱼苗的密度以及生长状况来确定。当鱼苗口径较小,主要以轮虫为食时,轮虫的密度最好控制在每毫升水3个左右。由于桡足类的体型比轮虫稍大,当鱼苗已经可以摄食桡足类时,桡足类的密度可以保持在每毫升水1个左右。 每天要检查多鳞鱚鱼苗的摄食量,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当天的饵料投放量。人工饲料的颗粒大小可以随着鱼苗的逐渐长大而随之增大。

4  飼育期间的管理要点

在鱼苗孵化前,提前几天就要培育绿藻。一般天然海水中培养出来的藻类主要有小球藻、扁藻、微囊藻等绿杂藻。在投喂轮虫期间,可以配合着在育苗池中添加加绿杂藻2 cm,绿杂藻不仅是轮虫的饵料,还可以为鱼苗的呼吸提供一定的氧气,以及控制水中的pH值、亚硝酸盐、氨氮等含量,从而为多鳞鱚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多鳞鱚鱼苗的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要根据育苗池的体积,合理放置气石,24小时不间断进行充气,池水保持溶氧>5 mg/L,以满足多鳞鱚鱼苗的氧气需要。仔鱼期微弱充气,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大充气。

关于水质调控方面,多鳞鱚鱼苗的生长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育苗期间每天要进行水质的检测,保持水质pH8.3~8.8,亚硝酸盐<0.005 mg/L,氨氮<0.2 mg/L。育苗池最初水深为1 m,以后每天给培育池加水一次,每次的加水量为5~10 cm,可以根据鱼苗的持续增长而逐渐增加,池水加满后每天要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20 cm,鱼苗投放到培育池大约15天,每天换水量增加到30~50 cm,随着鱼苗生长到一个月时,换水量可以增加到池水的60%~80%。培育池中产生的污物,吃剩的饵料等要及时进行清理。采用生物清污的方式是最环保,且对多鳞鱚鱼苗的不良影响较小。生物清污可以采用泼芽孢杆菌的方式,每个育苗池泼10克芽孢杆菌以清除池中残留的饵料和其他污物。池底残饵多时需要用吸污管每天吸污1~2次。

5  小结

目前多鳞鱚鱼苗的人工培育关键点,是鱼苗适口生物饵料轮虫及桡足类的投喂。鱼苗开口摄食时口径较小,游泳能力差,加上鱼苗开口时间不一致,池水中要有数量充足的小轮虫供其摄食才能提高鱼苗的成活率。鱼苗发育到6天左右,口径变大需要摄食桡足类的无节幼体,此时投喂的桡足类如果是成虫较多,就会影响鱼苗摄食,降低鱼苗的成活率。此外投喂的轮虫和桡足类的质量好坏,对鱼苗的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试验前期的水温在22℃~27℃之间,未达到最适合水温,生长速度较慢,鱼苗培育30天体长才达到1.5 cm左右,后期水温在28℃~30℃,生长速度较快,到第45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到3.0 cm。说明水温对多鳞鱚鱼苗的人工培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洋,杜涛,黄海立.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人工繁殖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1:15-21.

[2] 杜涛,黄海立,黄洋.多鳞鱚人工养殖技术初探[J].科学养鱼,2016,9:45,46.

猜你喜欢

鱼苗培育
空投鱼苗,确保有鱼可钓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浅谈鱼苗下塘的技术要点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