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戴金峰赵春洋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体育教学

戴金峰 赵春洋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紧跟脚步不停的改革,由之前着重培养技术型人才,慢慢的转变为现在对高素质能力的人才教育的越发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转型势在必行。我国体育教育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以人为本是根本前提,能够针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因材施教是目前以及日后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在体育课的教学课堂上,要重视学生自身拥有的优点,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下运行的教学方式以及所使用的的教學手段,从根本上去改善教学质量,充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率,进而才能将素质教育的进程向前推动。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探究一下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现状,以及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怎样融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再针对于一些细小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朱熹在对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的一些思想进行总结时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这是改善、提高教育质量的自然规律[1]。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依然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应该重视起因材施教的原因以及如何去真正的利用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内涵

首先要知道因材施教到底是什么,因材施教是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不同掌握程度、水平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尽可能的去放大学生自身的优势,还能够借助于有针对性的教学来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因材施教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教师要认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一名指引学生学习的教师,其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还要敏锐的去发掘学生之间的共性,熟悉每名学生的个性,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最合适的技能教学,帮助学生在日后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还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原因

(1)在创建和谐教育环境和实现教育的公平上的意义。个性化在现如今被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学生之间自然也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所决定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无法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说明了因材施教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现代社会教育体系发展的原则就是教育公平,因材施教能够确保在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全面性,有利于和谐教学环境的创设。(2)更好的实现学生个别化教育以及自身个性的发挥。实行因材施教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能够高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出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真正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完全的投入到学习中。所以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材施教这一举措能够令学生真正的主动去参与实际教学。(3)教师充当指导思想,学生当做主要对象。想要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去使用因材施教,就必须面向所有学生,还要兼顾个别的差异,比方说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出现的篮球胸前传、接球,掌握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的降低他们的训练难度,而能够出色掌握技能的学生教师需要增大其训练难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进行适合自己的训练,不过因材施教这一举措还要有相应的奖励、惩罚措施,简单的增添一些口头的鼓励和表扬就能有效的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将学生确立为体育课堂上的主角,不同的身体素质就完成不同的训练任务,落实因材施教这一举措,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三、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方案

谈到实施方案,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在高中的体育教学当中,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案,具体来说有一下几个方面:(1)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说,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要判断每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大概掌握水平,然后大致的分一下组,再依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借助于层层分开的办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课堂上的体育教学。还可以根据男女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设置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学习任务,类似的分层教学能够使课堂效率显著提高,还能帮助学生练习更加适合自己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结对教学与分层教学不同,结对教学主要是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优秀的学生来帮助知识技能不够熟练的学生一同进行学习训练,这样一来就能够消除教师单一教学而导致自己水平不足而出现的自闭心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让出色的学生在无意识之中就帮扶了相对不够出色的学生。跳山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些女生根本不敢去尝试,体育教师在这时候完全可以让一些勇敢的、熟练的男生去帮助她们,又可以缓解女生的腼腆、尴尬心理,还能够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3]。(3)竞争教学竞争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的去相互竞赛。高中生正值青春期,争强好胜的心理较强,身为她们的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合理的设置一些奖惩制度和标准去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比方说跳远运动可以按照学生的身高来分成不同的组,确保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既有掌握的不够成熟的,也有跳的很远的学生,然后借助比赛的形式带动大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四、总结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是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必要原则,将因材施教恰当的应用到体育教学的实际课堂中,能够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既能够重视学生自身的优点,还能兼顾到每名学生的个性,不断的对当下现存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真正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素质化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清松.浅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12).

[2]张林山[1].再谈因材施教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86.

[3]潘磊.因材施教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体育教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