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音乐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感悟

2019-09-10陈莹莹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音乐体验式教学

陈莹莹

摘 要:高中音乐课程以鉴赏为主,自然离不开聆听与感悟,但教师们很容易忽略了教学生如何用耳朵听和听到了什么。听赏是抽象的,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鉴赏,那么就需要把抽象的听觉欣赏转化为触手可得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与理解,最终通过实践体验得到感知,化感知为艺术表现,最后加深认知与理解。

關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创设的体验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互动的一种形式。体验式教学实质上也是课堂实践的一种,通过还原教学内容、创设互动环节、营造教学氛围、提供教学乐器等来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并从中进行思考感悟。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以兴趣激发为导向

高中音乐课程以鉴赏为主,在常规的教学中“聆听”和“感悟”是音乐课离不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大部分高中生的听赏能力尚浅,基本停留在听起来觉得“舒缓的”、“愉快的”、“悲哀的”等等,这往往是一种情感体验,并非真正体会到声音或音乐的音色、层次等。

我们音乐专业课中有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视唱练耳》,一般我会在第一节音乐鉴赏课中为学生增设一个听音实践环节。高一学年第一学期就有《音乐鉴赏》的课程,在普通高中学校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主观的注意到听是什么感受和能听到什么?经过自己多次课堂实践总结起来,增设听音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开启他们对聆听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意识到“听”的重要性,经过反复实践体验学生都会惊喜的发现原来音乐或声音原来可以听出这么多个层次。

以兴趣激发——听音环节为例:

在听音环节中,我还会增加听大小三和弦、大小调式色彩和听复调作品,慢慢引导学生建立对音乐音高、音色、层次的概念,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耳朵多主动的聆听,同时为后续课程做个良好铺垫。

二、以反复体验为媒体

歌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内化表现,但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初中音乐课相比减少了很多歌唱部分。虽然高中以音乐鉴赏为主,但我个人在教学中也时常会加入歌唱环节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与理解。

以反复体验自主探究——《星星索》为例:

在音乐鉴赏课中我经常会让学生试着歌唱,例如:《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好汉歌》、《鳟鱼》、《星星索》等等。这不仅能让学生最直观感受作品风格,而且可以营造很好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我个人多次教学实践感受到高中生唱歌的热情更高,不仅参与度高并且唱得很好,更加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不仅充满期待还增强了学习热情缓解了课业压力。

三、以自主探究为策略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还提及了很多学生少见的乐器,比如:古琴、萨朗吉、非洲鼓、乌德琴、马林巴、拇指琴等等。我们单纯的让学生听音频看视频是不能够真正去理解这件乐器的,但让学生去直观的弹奏这些乐器也还不现实的。如这般情况,通常我会购买一些小乐器像拇指琴、非洲鼓让学生试着去弹奏、试着去敲击;也曾借过古琴让学生直观接触再讲解;另外,会鼓励学生制作小乐器,比如用皮筋和杯子模拟弦乐、用茶杯模拟玻璃琴等等。

四、小结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虽是以鉴赏为主,但单纯的依靠听赏和感受是完全不够的。除了上述谈到的兴趣激发方式、反复体验方式、自主探究方式外,适时的给予评价和引导、及时的检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课堂中增设实践体验环节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当有了感悟之后应及时的给予机会把内化的艺术表现出来;最后加之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等艺术表现手法能有正面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邱蓉.走近音乐鉴赏静听美妙世界——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7,37(37):230.

[2]杜楠.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3).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音乐体验式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