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中学物理课堂

2019-09-10李宏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思维核心素养

李宏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既要传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想与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学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思维;生活;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汲取知识,引导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探究能力。

一、开展趣味教学方式,养成科学思维良好习惯

中学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为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切身地去感知物理的魅力。当然,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还是喜欢以感性为主,假使他们在学习时能够感受到完成问题的那种成功时便能够更好地去投入到学习之中,反之会对物理产生一种无聊和害怕的心理,他们的物理素养也很难去养成。对于提升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从趣味性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开展趣味教学,从生活小窍门出发,或是从课堂模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跑道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脚”真正体验不同材质摩擦力的大小并让他们去讨论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如,在学习《质量的测量》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对不同的物理进行质量的测量,继而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趣味性教学的作用。

二、联系实际生活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物理也是一門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让他们学会从物理思维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观点,继而更好地去感受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教师要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认识物理,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筷子在水中会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的现象等等,让他们了解折射现象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预习,并和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继而更好地去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简单地做一个实验,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实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整体上对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三、选用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时代在进步,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也要学会推陈出新,不断的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书面成绩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对于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忽略,继而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选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所谓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挖掘物理素材,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更好地去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例如,出去买手镯、戒指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拿不下来的尴尬情况,这时可以将手放到冷水中泡一会,就可以拿出来了,当然浸泡的时间不可过长或过短,这就是采用了物理中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继而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自主设计物理实验,从中感受科学探索魅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条朴素的真理,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去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当今实际教学情况大多数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论等方面存在高度统一的现象,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无法更好地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也提高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与培养。因此,教师要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真正实现自主设计物理实验,自主进行实验结果的猜想与论证。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去准备材料,如生活中常见的泡沫、书本、水、海绵等,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去了解物质的密度并引导他们探索密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活动之间的距离,也更好地提高了他们的物理成绩。

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活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而让他们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去增强物理学习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6(01).

[2]王志刚.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7(02).

[3]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16(03).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思维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