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2019-09-10张文军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成因分层教学学困生

张文军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课程,能否学好数学不但关系到高考,而且关系到能否学好其他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新课改下文理不分科的教学模式也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部分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消化”的现象。与此同时,高中数学课程难度增加,知识量增多,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成为了数学学困生。学困生不仅会一定程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发展,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层教学

引言:随着高中对数学深入的学习,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逐渐拉开了差距,“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学不懂”成为了普遍现象。为了解决整齐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不同学习情况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成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一、学困生的界定

本文综合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依据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较为全面客观地对数学学困生进行界定:本文中所提的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准,接受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和同类学生没有区别,但是学习成绩低于学校标准规定的学生。客观公正地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定义,排除了不相干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老师更加准确合理地对学困生进行了解和帮助。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教学起点高

和高中相比初中数学难度较小,学生学习理解较为容易,但是高中数学的难度和深度大幅增加,对很多初中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突然增大,还有些学生对初中部分知识有所遗忘。从教材来说,高中教材的结构更全面,体系更完善,但是在与初中课本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足。有些知识点初中要求不高,高中没有设置温习内容就直接提升了使用难度,如果教师授课时没有做好相关的过渡教学,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例如,初中时学到的三角函数、二元一次函数等知识点经过初中毕业长时间的停顿后可能已经造成知识点的遗忘。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却极为普遍,并且难度有所提升,教师如果不能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就会造成知识点难度断层,给学生学习带来压力。

(二)教学难度大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起初中数学更加复杂和全面,一些细节化的讲解和训练教材没有详细列明,需要老师教授。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盲目追求课程容量的丰富和课程进度的速度,教学过程难度较大,提升层次划分不够明显。对高一新生来说初步升入高中,还没有完全适应,而很多高一老师是从高三退下来的一线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求过高,期待高一的学生就能拥有高三学生的水平。例如,对于数学知识点中数形结合法的使用,老师如果对学生期望过高,一开始就采用复杂的模拟题进行训练,试图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熟练,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反而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模式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个性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用统一的评判标准来考察所有的学生,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因此,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才是更合理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必需的数学知识。

(二)分层教学的内容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正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将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分层,不同的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分层教学

老师在备課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困生的知识薄弱点,备课的难度需要难易结合,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标准的教学。教学内容要合理设置,既要对优等生有一定量的拓展延伸,又要对学困生有基础难点的复习强调,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关注。例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可以点名学困生进行回答,给予引导式的帮助,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班级内部成立学习小组,将学困生和优等生成立小组,由优等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课后辅导分层教学

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和课后思考项目,帮助优等生进行拔高。对于学困生,将他们在作业、试卷上反映出来的占据较高比例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集中讲解,在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进行巩固和提升。通过这种分层式的教学,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四、结束语

总之,对数学学习分层的现象而言,抛开家庭环境、自身性格等因素,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老师既要在课堂上将教学难度设置成合理的层次,充分关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重视课后辅导和课后评价的分层设置。尤其重视帮助学困生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光军.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4(35):36-38.

[2]李莎莎.差异教学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成因分层教学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