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德语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的障碍与对策

2019-09-10庞明东

高考·中 2019年6期

庞明东

摘 要:在中国与德国的日常文化交往中,德语口语的应用能力尤其重要,通过口语进行沟通格外能凸显出交际实力的强弱。有关德语的理解掌握,最主要的形式就是通过课堂讲解,因此,怎么样提高中学生对德语的激情,接触其在课程中的活跃度,是德语教学的当务之急。透过“主动、探索、协作”的形式,提高学生们对于德语学习的热情,吸引他们的眼球,一次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大他们对德语口语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德语教学;口语应用;课堂授课

引言:当代社会中,经济、科技日益渐新,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和德国两国的联系尤为密切,所以德语的教学也逐步普及,甚至引起了教育单位的高度重视。国内参加德语学习的人数也稳步上升,很多大学生都积极选择留学德国。在两个国家的人文交往之中,口语交流实力占领着主导地位,因此提升德语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必须提上日程。

一、德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均把德语的口语学习当做拦路虎。就主观意义而言,首先,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同学们大多将语法、词汇、写作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导致了对德语口语使用的忽略。就算是进行了专门的口语训练,可是因为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平分级。令其在发音,语调上都隐藏着各种不协调,终究造成了日常口语的交流误区。

而后,因为德语不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所以经常有人在日常德语交流中产生不自信的心里状态,扭扭捏捏,不能准确的展现出本身想袒露的想法。从客观层面而言,通常的德语课堂教学就是“授课”“被动接受”,就这样的古板教学行为里,老师是主要的引导人,学生往往是不开动大脑的被动接受,这种呆板的形式丝毫不能勾起学生对于德语学习胃口,对其开口的阻碍也极大[1]。事实上,课堂上的授课仅仅是老师在进行实际的操作,亦或是个别的学生有所锻炼,大多数都是胆小羞涩而措施提升的机会。

二、口语锻炼的障碍

典型中国式课堂,听课学子不能有限的实行口语探讨原因:

(一)练习方式单一,缺乏内容

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安排的口语训练大部分是采取模仿的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回顧,这种陈旧的学习方法过于乏味。同时,书本上的联系内容大多都是日常活动中所运用到的语句,平淡无常,日子久了学生们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彻底流失掉对于德语学习的激情。而后,教案的编写难度过好不易掌握,对于初次接触德语的学生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他们频频出错导致他们过度紧张而不敢开口进行交流,使得语言表达能力急剧下降。

(二)口语练习时间不足,应用过浅

完善的口语交际实力来源于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大学生们口语训练的力度是提升口语技巧的重要途径。由于课上时间不足,教学内容过多,导致老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们各种内容,因此更大的剥削了进行口语交流的时间,凭借课堂学习来完善精准的口语训练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加之上课人数过多,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于是。学习德语的学生必须加大课后的口语练习来提升表达实力。

(三)口语应用环境不够真实

国内大部分德语授课老师都是中国人,因此大多数的授课内容都是通过中文来讲解的,不能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德语口语是在以理解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提高理解能力的前提的有夯实的德语知识储备,恰当展现也必定要掌握极高的德语水平,这两样谁都不可以缺失[2]。然后因为多重因素,在平时的德语课中,学生们的交流时间很少,没有有利的学习气氛萦绕。因此老师必须按照学生们的不同水平,改良授课方法,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提高。

三、提高德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在日常的德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担任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出演教学的主体。有关提升学生口语能力有以下几个过程:首先,设定情节;其次,引发思索;而后,进行主动探索、挖掘;然后,合作交流;最后,总结分析。通过以上几点,重新融合教学内容,进行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

所以,可以积极开展有趣的课后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应用时间。比如:在每一堂德语课下,抽取一个同学进行简练的德语口语描述。也可以分小组进行对话演示,从而提供口语使用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实力。

四、德语教师的专业培训

最后,在进行中学德语教学的历程中。老师真实教学能力的强弱,在绝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所以,德语老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养。加大自己对专业要求的力度,强化自己的口语发音,只有在专业的教室的尽心带领下才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向更为专业的德语学习环境,其有利于学生培养出自身优良的口语发音习惯。

在德语口语学习过程里,学生难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时候,适当的带给学生相应的鼓舞与引导,可以充分的发掘出学生从未展现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腼腆、羞于开口进行实际使用的学生而言,更应该给予他们激励,不吝啬一句夸奖,促进学生变得自信。在获得相应的成果后,就能够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口语训练。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提升高中学生的德语口语表现水平是一个长时间、系统的过程,它的养成不仅仅来源于一朝一夕,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堆积和练习。身为中学德语教室,应该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勇于打破传统的局限,不断改进、开创新的教学方法,采取更灵通有效的方案,完全调动学生的激情,进一步保障学生们德语口语的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蒋蕴颖.基于实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课外语文,2017(16):191-191.

[2]胡晓丽.中职学校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