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及对策研究

2019-09-10李武军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批判性考查

李武军

摘 要:批判性思维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了教学的质量。批判性思维体现到不同的学科上有不同的特点,在现代文阅读上也处处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并且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高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中生现代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的存在方式,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出建议,为加强我国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作努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考现代文阅读

我国对于语文的教学近几年才逐渐重视起来,由于我国的政策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导致大部分高中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并不重视。高中生认为,语文是一门比较好学的学科,特别是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学习,大部分高中生对于现代文阅读处于机械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现代文阅读教育,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让学生摆脱机械思维,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且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现代文阅读中。

一、批判性思维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体现

(一)文本选择上,更倾向于考察学生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近年来,我国对于语文的教学逐渐重视起来,在高考的考查中现代文阅读也逐渐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对于现代文的内容也进行了更新,传统的现代文只需要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固定的思维,对现代文阅读也不会动脑筋,进而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我国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文本的选择已经尽量避免这种死板的阅读文本,开始应用那些真正能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阅读材料,并且在平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无论是布置作业还是讲课中都应该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不仅符合未来中考的趋势,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在选择题命题上,命题者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命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考查内容的重点也逐渐往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向转变。在17和18年两年的高考中,一共有6套全国卷,而在这6套全国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道选择题都是选出原文理解不正确的,这就需要学生对整个文章有着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否真正的明白了整个文章的含义,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机械化的去做题。同样是这两年的高考题中,在实用类的现代文阅读中,第7题和第8题也是同样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的题型的改变,都意味着未来高考的走向,意味着高考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教师也应该紧跟高考趋势,在平常的教学中,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重视文本,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不论是在现代文阅读中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学生的“想当然”,学生脑子里已经存在一套固定思维,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不自觉的将这个题代入自己的固定思维中,并不能根据面前的材料进行实际分析,对整个文章根本没有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的思维是不符合目前高考的要求的。比如,在2017年的高考中,全国3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了这样一道题,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必须保存下来,学生如果不摆脱固定思维,依据“想当然”来做题,那就会认为,乡村记忆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应该保存下来。但是,如果学生对于整个文章细致阅读和分析,就会发现,原文还继续提到“至于哪些真正的乡村记忆需要保存下来,这需要一些科学的评价和居民的意见”,这其实是与题意不符合的。因此,学生不能过度依赖惯性思维,不能过度骄傲自满,认为自认为的就是对的,无论是容易理解还是不容易理解的题目,学生都应该回归原文,通过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分析,来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才是可以确保在现代文阅读中取得高分的方法。

(二)辨析关系,审视前后逻辑关系

除了要摆脱固定思维以外,学生在进行读题时,一定要将题读完整,对于题的前后逻辑顺序一定要捋清,不能只理解题意的一半,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死胡同。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目前高考都会考学生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这需要学生运用因果分析和辩证分析等方法,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总结推理能力。在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第8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谈科学与幻想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要对整个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并且可以总结和归纳出二者的关系所在,同时还要注意二者的逻辑和辩证关系,只有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学生才会得高分。因此,学生在平常练习的时候,一定不能模棱两可,认为自己明白了就好,一定要多写多读,并且在依据答案订正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在高考中,在现代文阅读的做题中,思路才能清晰,思维才能活跃,用最短的时间整理好答案。

(三)合理判断,多角度审视

学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题还要考虑到不同角度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摆脱固定思维的一种,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018年高考全国1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就考了這样一道题,要求同学在三个不同材料中,分别写出他们不同的侧重点,和侧重点不同的原因。这考查的就是学生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果学生只用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对于这道题学生的思路是堵塞的,学生无论如何都想不出这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的思维都是靠平常的练习日积月累的,如果在平常的练习中,不锻炼学生用多角度的方式思考问题,那么在最终的高考中,学生也不可能一下子学会用多角度的方法来解答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对于一个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根据最新的高考大纲来看,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从不同层次和方面都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锻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良成绩,对于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现代文批判性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