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2019-09-10杨明章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物理教学高中

杨明章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将我国教育教学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面临更大的教学压力。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指导工作,还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本文以高中物理学科为研究对象,就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设计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加大对新型有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这个基础上构建高效课堂[2]。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设计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和看法,旨在为新课改背景下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一、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听课效果十分不理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首先自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新课,在课堂上就会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甚至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和课堂知识吸收率,还能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3]。所以,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的引导,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功率”这节知识点之前,教师自己先吃透教材,清楚了解并掌握这节内容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有哪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前置性作业,比如让学生课前的时候预习课文,并从家中找到五种家用电器,将这些家用电器的功率记录下来,假如每度电0.8元,计算一下每一種电器每个小时需要多少电费?这种贴近生活的前置性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在教师讲解新课之前就能大致掌握待讲知识点。

二、重视物理新课导入,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

新课导入是一个经常被教师忽视的环节。实际上,这个环节的教学质量对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是非常适合的。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枯燥,加上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开端,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吸引到课堂上,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就为物理教学取得实效性打好牢固的基础[4]。例如,在讲解“平抛物体的运动”这节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不要在新课导入环节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平抛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公式,而是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如一群学生在操场上玩足球。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足球的运动足迹,并让学生猜测是否可以对这一轨迹进行控制,具体应该控制哪些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喷泉设计的案例,让学生猜测一下如何设计才能保证喷头喷出的水不会喷到圆形水池的外围。这种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认真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且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性打好牢固基础。

三、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创建高效互动课堂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在教学课程设计中不仅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且高效开展。一般来说,适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物理实验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视情况而定,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这节知识点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全班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小组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再综合学生的研究结果,找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通过探究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此外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又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这节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与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从而为学生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结论:一个完整、高效的课堂,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等作支撑。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针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完整的、有序的教学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局面,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实现物理教学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陈云鹏.新课改下改变高中物理教学观念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137-138.

[2]李加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7(11):129-130.

[3]高岳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223.

[4]孙海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165.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物理教学高中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