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学作文教学效率的一点思考

2019-09-10任青天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砖头创造性写作能力

任青天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尽管广大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在如何大面积、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建立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当前中学生写出的东西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缺少鲜明的个性,有股被人戏称的“中学生味”。反思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困守书斋,脱离生活。第二,阅读量少,知识面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关心生活的变化,扩大书刊阅读量

学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无字书,一本是有字书。首先,作为中学生,一定要读好无字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生活的海洋浩瀚无边,只要我们投身其中,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社会的变动,影响、制约着每一个学生。政治风云、军事角逐、股市变幻、信息网络、异教邪说、生态环保……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的话题出现。如果我们能够盱衡时局、放眼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写作的素材是很多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关心世界在发生的点滴变化。其次,讀好有字书,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正是强调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写作是以阅读为前提的,语言输入在时间上先于语言输出,在数量上大于语言输出,写作的这个规律已被古人的许多经验之谈所验证了。杨雄的“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的“无他术,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这些名言都已广为人知。勤于阅读的人,语感敏锐,词语积累丰富,到了作文时,写来自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中学生中的写作尖子多是从大量阅读中获得启示,从而取得好成绩的。

二、坚持写作训练,养成快速作文能力

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来讲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技能。作为一种心智技能,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对此,许多作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巴金曾鼓励青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叶圣陶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写作实践必须是大量而持续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写作,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多写作就能写出情绪,写出生命力,写出灵感,写出奇妙的构想,写出许多想写的和没想到能写出的东西。通常情况下,中学的作文教学大多是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六至七篇大作文,然而这个训练量显然是不够的。教师每学期的写作教学方案中一定要体现出“持续、大量”这一原则。目前中学教师普遍采用“课外随笔”的做法以弥补作文量的不足,这是可取的。另外,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交流更为广泛、频繁,工作、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对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也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继承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锤字炼句的精神的同时,更要追求“七步成诗”“倚马千言”的敏捷才思与斐然文采。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必须既是“好手”,又是“快手”,这与相关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尽人意,还与其思维能力不强,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强有关。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写作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具有一定规律的创造过程。因此,中学写作教学应当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实施创造性的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具有很大相似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发现新事物,创立新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多选用能明显多角度来阐述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写作。譬如在作文指导课上要学生就一块“砖头”展开联想,进行多角度立意,学生多从肯定砖头的一面去说:人只有象砖一样经过锻炼然后才能成才;砖头默默无闻地投身于建设事业的精神应发扬;砖头棱角分明,极有原则性,做人就该这样等等。面对这样的答案,只要教师善于点拨学生打破常规去思考,学生们这时的答案就会多些批判的眼光:砖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过于呆板,缺少个性;砖头总是踩着同样的肩往上爬……这些议论,不一定都很正确,但是对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势是有益的。中学生的思维极具可塑性,老师指导得及时、得法,就能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从而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作文批改应体现激励原则

在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往往表扬少,批评多。殊不知,过多的否定,不符合中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它极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丧失自信,或者对教师的修改产生反感。为此,教师批改作文,应该遵循一条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立创作。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成文一篇,也非易事。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应给予充分的赏识和热情的鼓励,作文批改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文章的。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把能在作文讲评课中被老师表扬,看成是莫大的荣誉,甚至终身难忘。表扬后,学生作文积极性猛增,因为他们在教师的表扬中“直观”到自己的价值,获得了美好信息,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一个成功能导出另一个成功。批改学生作文,应在发现、发掘作文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去找某些代表性的不足。重在找宝还是重在找岔,是教师教育理念先进与否的重要区别。总之,教师对于学生习作,采取尊重、赞赏的态度,是明智的做法。

虽然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教师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遵循写作教学规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是一定能使学生锻炼出较强的写作能力的。

参考文献

[1]刘海权.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158.

猜你喜欢

砖头创造性写作能力
颠倒歌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写日记
魔逗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