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与“学”的思考

2019-09-10曾林明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高中数学

曾林明

摘 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地位明显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它可以说是学生高中成绩的一大决定性因素。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我们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让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就如何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课堂中高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方法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于1962年出版的著作《数学的发现》中心系统的总结了他的教育思想,在其中,波利亚特别的提出了自己学校的三个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和“阶段序列原则”。这三个原则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关系,对于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体系的优化以及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把课堂让位给学生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之中,没有真正的了解学生到底在想什么,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十分不利,思维应当是从学生的脑海中出来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辅导作用。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变的固定化,将许多内容进行死板的规定,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具体想法,没有真正的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势必受到重大阻碍。因此,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更多的重视系教师教学与学生思考的练习。

一个好的数学课堂就必须要教师充分的把握学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将主动权递给学生,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让学生在课堂之中更加踊跃的进行思考以及交流,提高他們的学习效率,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小组评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更好的进行教学准备,而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己为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教学计划。根据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教学原则,我们在学生开始做题目之前可以先让他们进行结果的猜测,如果在教师先说出相应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思考,那么学生就会或多或少的被教师的答案约束住。而如果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不全面,回答错了,那么就很容易在整个班级同学面前出洋相,这事关他们的自尊与面子问题,他们势必会强迫自己更好的投入到思考之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即使是在今天,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的教学评价理论还不甚完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最为人所知的教学评价或许就是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了,这样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对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在课堂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评价就是小组的展示与表现了,教师在课堂之中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问题的讨论,然后有其他同学为他们打分,这样的形式能够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

三、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改之后,教师的教学角色就发生了改变,教育学的方式也同样的进行了改变,我们对于课堂效率的关注也进行了改变。现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调动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学的过程中,真正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快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多的采用合作的方式。除此之外,在课堂之中,教师不能够压制学生,反而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质疑,当他们提出质疑,教师就要仔细的思考,不能敷衍了事。通过这样的质疑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思维,从学会变成会学,在这样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重新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导学案的合理性

一节课课堂效率的如何与课堂导入有重要关系,一个合情合理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的推动整节课的进程,让学生得到思维的启发,好奇心的激发,让他们在整个课堂之中投入更多的思考。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开放题的引入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没有固定答案,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能够更加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波利亚承在自己的实践之中强调过整个数学的发现过程,他认为数学发现的过程就比好像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在教师进行导学案的制作时,首先要尽力减少形式上的严密逻辑所带来的相应问题,要更多的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来经历数学,发现数学知识产生的重要思维过程。导学案的内容选择和编排,首先要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基础,让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够进行相应的探索。另外,在教师进行导学案的制作时也要注意数学这门课程与生活的内在联系,通过生活化数学题目的编写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

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具有较高教学效率的手段都要与学习的整个过程相适应,教师要努力的发现数学教育学的正确规律,通过波利亚学与教的三原则来更好的认识学习与教学,更好的对教学原则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在真正高效的环境之中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宋晓琳.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3(01):55-57.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高中数学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用心处事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