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设计

2019-09-10蔡菲菲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蔡菲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已成为教改必由的方向。为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地进展。本文从生活化的视角出发,系统论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以便为加快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高中生活化教学是当前高中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中历史属于文科类学科,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往往给学生们以枯燥、抽象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为让学生们重拾历史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稳步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设计,进而发挥生活化理念在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运用生活化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通识教育课,通俗而言,主要研究“尘埃落定”的旧事。在当今“5G时代”来临、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往往会忽略历史学习,特别是本身对于历史并不抱有太多兴趣的学生,更把历史误认为“简单地、机械性地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的学科。很显然,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同时亦给培养学习兴趣蒙上一层阴霾。当然,一部分高中学生对历史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还体现于教师缺乏教学创新的意识,依然延续以往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呆板地讲授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布置习题、课前提问、定期举行测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看上去使学生们都能达到学科合格且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但同时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到课程的枯燥、乏味、单调,长此以往,学生们亦会萌发厌倦学习的心理。

立足于教改新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应当为全体一线教育工作者所摒弃,代之以新型教学模式。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向成人阶段过渡的年龄,自身的认知水平已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个性化和自我认知亦相当成熟。为了充分地让学生们都能喜欢学习历史,养成自主探究未知的能力,教师不妨把生活化的内容与历史教学内容加以有效衔接,使学生们都能自主地学习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例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完全可以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而以课下搜集教学素材的形式,将更多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战争名称经过、战争结果及战争后果以PPT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依托多媒体设备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特征,将教材上的静态文字变为动态的影像资料,便于学生们理解、记忆和掌握新知识。当然,除了播放幻灯片以外,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观看纪录片《圆明园》,无法计数的大量珍贵文物、无比豪华的园林宫殿映入学生眼帘,配上发人深省、引人联想的音乐,学生们对这些生活化的事物格外好奇,集中注意力观看纪录片,进而了解到圆明园的被焚毁给中华民族文化上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进一步使孩子们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能激发爱国主义的信仰。不难发现,通过多媒体创设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历史知识变得无比生动、鲜活,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化记忆带来的学习弊端,使学生们能够倾注全部的兴趣和热情,投身于学习历史的工作之中,进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指导学生学习

众所周知,历史教科书的语言均是专业性极高的编者用规范的书面语加以润色而来的。对于年龄尚小的高中生,往往对于过度成人化的语言提振不起兴趣,学习热情也会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变严谨、学术性的语言为生活化的语言,转变为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理解的“大白话”,便于学生们理解各种知识点,而不会觉得历史太过于严肃、官方和枯燥无味。诚然,尽管平时考试和高考需要用学术、严谨、规范的语言来作答,但是授课却不必要如此,而是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内生动力。

通常而言,生活化的语言可以把古代、近代的历史事物用与当代含义相同、相近的词语表示出来。然而,仅凭教师做到讲课语言的生活化还是不够的,教师不妨与学生进行密切配合、互动交流,以便为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添砖加瓦。例如,学习“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时,有关孔子讲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想象学生们穿越到春秋后期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假定自己是广收门徒的大教育家——孔子,那么应当如何启发式地给弟子们讲学。教师可在课堂上让6-8名学生表演课堂情景短剧,要求推选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孔子,另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其弟子,让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堂小游戏,再现两千多年前儒家思想的萌芽、发展和传播。现场表演的学生在推广儒家思想时,不必照背《论语》原文,而是直接把孔子的主要政治、社会思想用白话文述说出来。使大家在浓浓生活化的欢声笑语中,进一步感悟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对“仁”和“礼”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进而怀揣着热情学习、了解诸子百家这段历史。此外,教师还可模仿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猜词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由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一位用生活化的语言叙述历史名词的含义,在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与目标词语读音相同的字眼,另一位负责猜词。通过若干小组的“课堂PK”,最终选出获胜的一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极大地增添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三、结束语

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师生双方的默契配合。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历史,使历史变得不再神秘,而是更具生活情调,更接地气,使孩子们在兴趣中认识和发现历史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炜.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03):64-65.

[2]汪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8.

[3]紀小鹏.浅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49):53.

[4]李元元.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0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