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及方法初探

2019-09-10江霞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高中价值

江霞

摘 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高考做准备的,顺应教学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不仅仅将眼光投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尤为重要。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逐渐彰显出重要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及方法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价值;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重点学科,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主要是针对语言展开使用,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为此在进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朗读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性地位,也是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现阶段高中教学体系的发展以及完善带来积极影响。

一、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价值

高中教学活动的开展由于受到教学体制改革的客观影响,需要能够在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推进高中教学活动的发展以及完善。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客观影响,教师在进行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往往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甚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朗读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够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加强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力度[1]。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的期间,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朗读与教学内容的开展甚至不是同步的,学生不仅朗读水平较为低下,同时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高中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有很多要求学生进行背诵的篇目,学生只是机械的进行文章内容的背诵,甚至对文章内涵未加以深入的了解,许多文章需要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只是机械的进行诵读,未能体现出情感,这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进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中,应用朗读教学,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有利于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客观影响之下,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关键,同时也重点加以强调了文章朗读的重要性,在文章朗读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得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升华[2]。与此同时,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文章阅读的预感获得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水平,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充满兴趣。

二、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1.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方面,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讲解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都是为学生高考做准备的,课堂教学较为机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一些语文教师尚未意识到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用于朗读的时间不多,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氛围不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高[3]。

2.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不具有实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以及完善,受到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影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朗读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分配给朗读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对朗读教学缺少全面的认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4]。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之前,对朗读教学缺少全面的认知,同时朗读目标不够明确,学生进行朗读往往流于形式,朗读教学不具有实效性,甚至未经过思考,只是机械的进行朗读,因此导致朗读教学效果低下。

3.朗读教学方法开展不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之中,应用朗读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在进行学生学习的指导中,教学方法较为机械,甚至未能很好的进行文章内容的理解,导致相关朗读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学指导,更加注重朗读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氛围的创设以及情感的引导,导致朗读教学方法不具有引导性,教学效果不高。

三、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探析

1.加强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力度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期间,应当能够加强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力度,并需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能够扮演引导者,对于语文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讲解需要适当,不宜过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往往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之下,学生进行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朗读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需要教师能够将朗读教学以及讲课内容充分的联系在一起,做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互相促进,并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朗读氛围,将教学内容进行一一的讲解之后,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消化以及吸收[5]。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祝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大致朗读,快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学生带着问题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再次的朗读,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2.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想要在根本上提升教学水平,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教学活动,朗读自身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通过朗读,在有声的世界里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认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加以不断的创新,并丰富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开展朗读教学期间,应当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由于在进行语文朗读中,常常会出现较为机械的状态,单一的进行朗读甚至不加思考,学生往往只是朗读,而没有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甚至在朗读结束后对文章内容也一无所知,为此,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并能够将自身一同参与进学生的朗读中[6]。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孔雀东南飞》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与其他同学一同进行朗读,可以每位同学朗读一段,通过此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朗读中能够进行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消化理解。

3.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展开预习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想要发挥出朗读教学的最大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接力布置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展开预习。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琵琶行》这篇古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本文展开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起课前的预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朗读能够对课文有着初步的了解,对于古文的学习而言,能够尽最大程度的进行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背诵,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结束语: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满足学生学习阶段的实际需要,同时能够充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杰.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要凸显个性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4):98-99.

[2]桑杰草.浅析甘南藏区高中汉语文朗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2017(15):29-29.

[3]宋海英.深情朗读、尽情想象、优选载体——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

[4]魏玲.读书切莫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试谈高中语文朗读策略[J].中学语文,2016(33):16-18.

[5]李少琴.把握要义挖掘诗歌特有美感——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J].广西教育,2016(38):80-81.

[6]康晓婷.让语文教学回归传统——试探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涵泳”[J].语文知识,2017(13):39-41.

本文是福建省建瓯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立项课题“口语交际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号B17031)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高中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