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王玉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微课信息技术

王玉华

摘  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更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创新性。初中信息技术是學生体系性接触信息知识的初级阶段。为此,教师可应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其展开探究性学习。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一、微课的概念及应用必要性

微课立足于学科重点知识内容,按照所面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素材进行梳理、结合,汇聚为数字化授课资源,应用于教学中。

在此其中,通过视频(微课件)的生动、直观展示,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促进其深入学习。并且,通过微课应用,可对重点内容进行立体的展示与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另外,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显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教学便利。其不仅改变了应试教育中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了新渠道,便于“碎片化”学习,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1.短小精悍: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10分钟,其通常用于教学导入、激趣及对知识点总结,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易于随时观看。此外,其不仅受用于课堂施教,也就可以用于教学的互动、交流。

2.资源丰富:微课依托于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库。教师可依据教学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素材资源的筛选,制作相应的微课件。

3.主题明确:一般情况下,一个微课件中涵盖1-2个知识点,其所表现的主题中心较为明确。

4.交互性强:微课短小精悍,易于分享、传输,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互动。

5.易于形成知识延伸:微课的应用主要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题思想或是主线进行展示,细节内容则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扩充。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加强教师对微课应用的重视

素质教育的推广及普及,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这便要求教师应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模式,教学内容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所需,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例如:在“画奥运五环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微课件作为教学铺垫,使学生深刻理解五环旗的来历和其内涵,使其具有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改变了在说教授课中部分学生易于开小差、走神的问题。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对微课的合理运用。为此,教师需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方面重视微课教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具有应用微课、制作微课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始终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加强对微课创新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热情,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2.树立生本意识,注重对学生的兴趣激发

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强调应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改变以往的以教定学,发挥好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适时地隐身为课堂的组织者、观察者、合作者与参与者。

例如:在“走进信息世界”的学习中,教师用微课向学生展示近代与现代人们生活的对比:以前人们写信、见面,需要长途跋涉;现代人们发邮件,可以进行视频通话。以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为线索,促进学生展开思考: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我们应如何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此同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将微课教学的应用尽量精炼化,并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调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融洽、和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近学生,了解其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而推进因材施教,提升信息技术授课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将微课教学的运用生动形象化,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以正向教育的方式,使其保持在学习过程中高昂的探究热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3.开展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

为了更好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展开“翻转教学”,使师生身份得以转化,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活动的靶子”学习中,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班级群发送预习课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多渠道进行资料收集,完成课件中所预留的设计作业。在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互助学习,大家相互之间就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让思维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促进学习经验的流动、共享,并汇总所遇到的学习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实践、探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基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及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举足轻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应具有生本意识,将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相融合;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授课水平,充分发挥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做好教学铺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进而构建初中高效信息技术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梁梅.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初中生学习(师者),2016(04):95-96.

[2]吴梅增.运用微课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07):47-48.

[3]侯佩佩.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05):16.

猜你喜欢

初中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