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9-09-10代西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训练培养

代西义

摘  要: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想象的发展。

关键词:想象能力;思维;训练;培养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想想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他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

基于上述所说,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做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教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初看课文和初步读文之后,抓住文中的十一个纤夫逐个的具体描绘,图文对照,认识涂兴文作者是怎样对图进行“扩想”的。读文以后我又结合写作的片段训练,要求学生在十一个纤夫中任选一个再次进行扩想,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由看图到作文的两次扩想训练,有例有句,有仿有做,让学生把自己的某些见闻与感受同作品的形象联想出来,以增强学生作品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这对发展它们的想象力是有好处的。

二、续想能激发学生的浮想联翩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起学生的浮想联翩。在学识这些课文时我往往因诱导,诱发学生展开“接续想象”,如教《穷人》时,抓住课文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帐子。”这一句我设计了“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怎么样?”为题,让学生讨论,续想故事情节。这时候同学们有的说渔夫是多么激动,称赞桑娜做得对;有的说桑娜是多么的高兴,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有的说七個孩子醒来后,无忧无虑的玩得十分的快乐……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想象进一步焕发了穷人的美好心灵。学了《凡卡》一文后,我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作文,让学生展开接续想象,顺着写作之意写了凡卡种种可能发生的更为悲惨的遭遇。这样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联想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对体会课文含义、思想感情有进一步的理解

联想是一事物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他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段连接在一个思维的链条上。在我们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训练联想的好材料。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让同学们知道作者借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们的希望,在大年夜,孩子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光明和幸福,但在当时的丹麦还只是孩子们的希望。从而诱发学生从丹麦想到我们旧时的中国,想到我们的前辈也是这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才使这样的希望变成了现实,从而懂得文章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常常会给读者带来希望,带来理想,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四、使学生既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景往往不能做到紧针密线,巨细无遗的书写,总给读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注意并抓住这些“空隙”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这样使学生既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如教《小音乐家杨科》一文时,杨科进了地主的食物间不小心触动了琴弦,“在那寂静的夜里,一声呼声引起什么效果?”“食具间的情景怎样?”(仆人见杨科站在那儿,立即揪住他;人们以为有贼来了,都冲了出来……)“杨科这时又怎样呢?”(他站在那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办,呆住了;他瞪着可怜的双眼,任凭别人怎样打他……)再讲课文的同时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补想”训练,课后还要求同学们把上面所讲的写成一段对话。我就是加强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按一般事务的逻辑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中间的情节。

五、拟想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的训练

拟想也就是比拟想象。如《老水牛爷爷》是把人的特征物化,写了他的凫水本领,脾性和力气,都像牛一样,从中表现了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是由人拟物。而《落花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金色的鱼钩》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闪着灿烂的金色光芒。”作者用这样的比拟老班长虽然不在了,但他那舍己救人、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永存,这些都是由物拟人。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就用来对学生进行比拟训练。还有,拟想能力同样在写作中得到培养,如教完《种子的力》一文后,让学生写《“种子”赞》引导学生展开由物及人的比拟想象,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训练。

六、假象对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假象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未来,凭借想来假设情景。假象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发展学生的假象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如教《未来的房屋》,老师先用第三人称的口气,进行叙述和描绘,使同学诚如跟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去参观未来新村,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继而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理解,这时我便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住在这样的房屋里有什么感想?你“设计”的未来的房屋外形是怎样的?你还希望这房子里增加一些什么设备?这些房子除了建在海洋、太空之外,你打算设计在哪些地方?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兴趣盎然的畅谈起自己的设想:只要一按电钮,房屋就可以迁移到你想去的地方;有的同学又说,屋子里要有防地震设备,该地区有地震,房屋的显示镜早在几天前就预告屋主了;有的还说,屋子里有运动场,但又可以更换不同的场所,适应各类需要等等。假象使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加深,一些进军科学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

在教学中,由于能注意有机的挖掘课文中可以培养学生想象的“空隙”,让同学们在想象中遨游,因此,同学们非常喜欢上语文课,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水平得到较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付静.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吉林教育,2014(28):94-94.

[2]陈祖强.在读写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J].教育评论,2004(4):104-105.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训练培养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