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养策略探究

2019-09-10蒋艳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高中生

蒋艳

◆摘 要:高中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是形成和发展其政治素质的认识基础。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育阶段,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关注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就是关注他们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关注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度,关注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与贡献。因此,对影响高中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培养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一、调查摸底,以究其源

欲求改变,必究其源。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认真分析目前部分高中生政治认同缺失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中生自身因素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心理上正在向成人迈进,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还未真正形成,正处于向成人世界迈进的过渡期,这时的高中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市场经济与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当代高中生独立、自主、竞争和创新等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直接或间接地挫伤了部分高中生的政治认同。

2.高中政治课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改革创新意识、法制观念以及开放多元观念等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都表明作为政治文化核心的价值系统发生了深刻转变。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政治课作为高考科目,更多地追求功利价值,而忽视了人本价值,重课本理论的传授,轻政治实践参与,重分数的追求,轻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丢失了应有的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二、探索之路,旨在育人,贵在得法

根据课前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部分学生政治认同缺失的原因,结合本课题的内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转化。

1.课前预习阅读法

通过课前预习、阅读,同学们的模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发言底气十足、滔滔不绝,一改之前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一头雾水状态。学生通过“三读”:“再读”教材、“广读”文献和“行读”生活,参与动手,见识更多,切身体会,感悟更深,比单纯灌输“四个自信”,更能生成认同感!

2.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法

通过对《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总体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并积极发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情感认知在展示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其次,通过教学互动,顺理成章就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以直观简单易记的图示加以引导。由于两组拟制的方案出现了争议和表决上的票数相等,教师及时点拨,说明国家制定政策需要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国家制度政策制定的艰辛曲折及严谨性。当学生经历了感性体悟、理性总结、实践参与后,最后一环节进入展望未来,让学生将前面环节生成的知识、情感、能力,升华和融入到对未来的展望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自己的中国梦,认同感再次得到激发。学生在发言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睿智,怀揣满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从民主决策中不仅获得快乐,而且也于无形培养了参政素养与能力。

3.时政跟进点燃法

巧用时政、点燃课堂,新鲜的事物能给学生带来养分和活力,猶如新鲜的血液注入体内,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上政治课,在课堂上有新鲜感、有参与、有思考、有收获、有快乐,这样学生就爱上、乐上政治课。人因喜欢而去爱,因有爱而去信,因信而去追求!所以,学生对政治的认同,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还和政治课有关,与传授的方式、传授的内容密不可分,更与传授的老师密不可分。

4.问题质疑分析法

欲情故纵,欲取之,必先予之,正的事情反着说。对于政治认同缺失的同学来说,无论我们有多少大数据和事实来说明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可行性,可能都难以撼动其固执的思想根基。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越是唱赞歌,越是讲制度怎么好、道路怎么正确,其心理越是叛逆,越加反感。在他们看来大数据不过是些可圈可点的美丽谎言,他们能举出无数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仅难以使其信服,而且更使其情感恶化仇视,甚至使先前具有政治认同感的同学开始动摇。与其这样,还不如老师把现在中国的问题说出来,这样以来原本政治认同缺失的同学,反而会从问题的对立面去质疑,并在思考中得出我国当前制度、道路及理论的合理性。

5.思维导图引导法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基于思维导图的作用,为让核心内容深深烙入学生的记忆中,让学生若干年后记脑海中还有如画的一幕,还能记起曾经有过这样一堂课,于是我做了知识串联,构建了思维导图。

三、研究结果

通过有效策略和方法选择及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由此来看,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策略地培养的。然而,这个培养过程是渐进性的、长期性的,需要我们常抓不懈,多方努力。唯有提高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感,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所以作为政治老师,教学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红志.中学生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6(12).

[2]周淑真,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和反腐败战略思路的变迁[J].探索,2009.

[3]吴施楠.腐败:我国公众社会心理因素的衰落[J].文史哲,1996.

[4]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