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内部审计监督 服务公司跨越发展

2019-09-10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华侨城集团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1985年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是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华侨城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形成了以财务和管理审计为主,同时充分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综合审计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审计工作。近三年,内审部门共完成超百项重要审计项目,包括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等。审计提出的多项意见和建议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公司高层领导的充分肯定,促进了公司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领导重视,保证内审独立客观

华侨城集团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公司内审部门直接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报告工作。公司在审计环境建设、内部审计人员配备、职责履行、资源保障等方面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为审计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内审部门的独立设置以及公司领导的重视,对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计报告由集团主要领导审批后,直接以公司发文的形式发至被审计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整改,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力度较强,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聚焦战略,形成审计监督合力

联合审计。根据审计项目的要求,集团相关部门协同形成大审计监督机制,进行联合审计。在补充审计力量的同时,使管理部门转换角色,了解下属单位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协同监督。作为集团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审部门注重与其他监督部门、业务部门及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推动监督信息共享,实现各类监督业务有效协同、监督成果共用,切实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分級管理。明确了审计二级管理体系建设目标:集团督察审计部统筹管理全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二级单位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明确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机构,负责二级单位下属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重点审计。内审部门聚焦公司战略、管理层关注事项、高风险领域、新业务、“三重一大”事项等,将审计资源投入到最重要、最需要的地方,确保内部审计的成果为公司经营管理所迫切需要。

三、严控风险,优化审计覆盖效能

集团下属单位成员数量多、行业多,监管难度大。为了强化对重点单位的审计监督,实现审计全覆盖、效能最大化,内审部门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战略,通过风险评估,将集团所属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开展经常性审计,对于管理风险分值较高的单位、公司所属区外在建项目,原则上每年审计一次;涉及主要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则坚持“离任必审”。第二类企业开展抽查审计,如根据对所属企业的全面风险评估,选择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但风险管理分值中等的企业单位进行审计。第三类企业即除上述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结合各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工作的现状,对于公司经营重要性、风险管理分值较低的企业单位三年轮审一次。通过合理评估、统筹安排,既控制了审计风险,又实现了监控无盲区、覆盖无死角,促使审计资源配置优化。

四、扩展领域,开展内控风险评价

为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被审计单位运营效率,内审部门在公司前期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上,每年组织开展公司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评价工作,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国资委等监管机构要求,及时进行内控评估并提交评价报告,督促各单位健全完善内控体系;按计划对各单位进行抽查复核、查找漏洞、提出建议。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决策与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及全面风险管理评估的“三道防线”。风险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已在所属各单位逐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也在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思想中进一步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已逐步融入现有管理体系之中。

五、夯实基础,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一是修订完善审计制度,健全审计管控制度体系。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组织管控体系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督察审计部对集团公司2001年以来审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按照国资委、审计署相关规定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各项准则,制定修订了《内部审计管理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规定》《项目后评估规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内部审计相关制度,确保审有所依。

二是编制《审计手册》,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华侨城集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审计体系。按照“依法、有序、规范、高效”的原则,通过不断总结审计经验和补充案例,内审部门精心完成《审计手册》的修编,对内容删繁就简,并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各项业务内容,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补充规定,健全了审计流程,完善了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制度,提升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三是完善审计组长负责制、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内审部门建立并完善以审计组长负责制、以审计质量考评为动力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一是严格按照绩效考评制度,将审计日常工作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建立有效的交叉复核机制,加强审计过程控制,重点做好审前准备工作,通过对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的研究、探讨,加强进场前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项目组人员的实操能力,对方案制订、审计现场、审计报告等各个阶段加强质量管控,从程序和效果两方面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

六、加强问责,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内审部门按照公司要求,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坚持“离任必审”的原则,对离任审计严格把关,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企业一把手任职期间的经济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效益作出客观评价,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于部分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不仅对领导人员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还结合项目发展和管控需要,开展领导人员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客观评价领导人员履职能力,加强审计问责,充分发挥对企业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作用。

七、提升素质,强化内审队伍建设

内审部门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一是整合资源,充实队伍。2018年3月为适应集团新的管控要求,整合了原督察、审计两股力量,成立督察审计部。目前部门共有18人,多人拥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注册会计师(CPA)、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资格证书。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内部培训和交流。如通过部门总经理带头讲课、召开专题讨论会等方式,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集思广益。三是“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分批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内审协会组织的培训或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学习先进的理论,与时俱进。四是组织审计人员对竞争对手或者相关行业优秀项目进行调研,发现差距,寻求提升。通过以上活动,提升了新老员工的专业素养,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硬仗的审计队伍。

督察审计部将认真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紧密围绕集团战略,深化审计转型,进一步提升审计价值,助力集团跨越式发展,为集团城镇化战略、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