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探讨

2019-09-10徐辉周小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生活化作文

徐辉 周小艳

摘  要:新课标改革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动笔抒发情感、记录事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热爱生活。

关键词:作文;生活化;写作教学

引言: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小学阶段,学生正式开始接触系统化的语文学习,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帮他们打好基础,才能促进他们日后更深层次的写作。为了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众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认知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实践与反思。学生与生活空间发生关系的方式,即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创造的基础和灵感的来源。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构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自觉写作习惯。

一、构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引领学生感受真实生活

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构建者必须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功能,积极从课堂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教师不仅仅要完成作文规定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和学习动机。在作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同体验生活中的美妙经历。

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力,根据作文命题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尽情抒写自己的情感。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情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是引领他们去感受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学校生活。

在此以感受家庭生活为例。家庭生活作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这也是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家庭为场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如,一次家庭聚会、一次长途旅行,甚至是来自于家人的一句问候、一句指责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引发其感想。例如,在指导《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作文中,首先导入作文的主题——“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抵达内心的一种力量。最熟悉的就是父母的爱,在我们失落时、难过时、彷徨时,他们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帮助我们度过了一次次难捱的时光。你还记得你和他们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吗?发生了什么?当时你的心情如何?”在缓缓的背景音乐中,学生们陷入了自己的回忆之中,我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小作文。可见,这类联系家庭生活实际的“生活化作文”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学生们基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的作文更鲜活真实,不仅可以震撼学生的美好心灵,还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教育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外,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进行学习知识、开展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这里也承载了他们很多或有趣或悲伤的记忆,通过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开展写作,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是讨厌作文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很多学生常常向我抱怨道“我每次写作文都要凑好久的字数”。这无不表明学生在写作素材上的匮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启迪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立足生活这一本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写作素材,其中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阅读。阅读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另一重要内容,不仅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内的教材中,还要鼓励小学生们广泛地阅读,通过书本去感受、体验古今中外的各种生活。例如,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勇气和信心,主人公在一次海难中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但他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在二十年后回到了现代社会。在很多次作文练习中,很多学生都引入了这一素材,正是鲁滨逊的经历给予了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勇气。这样的作文比起干巴巴地叙事,实在是有趣得多。可见,通过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欣赏能力、文采,获得广博的见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还在体验书中生活和故事的基础上获得了心灵上的启迪。

三、倡导日记、读书笔记、随感,培养学生自觉写作习惯

在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还鼓励班级的学生去写日记、读书笔记和随感,在积累语言资料的同时,培养他们形成自觉写作的习惯。一旦学生拥有了这种写作习惯,那么必然会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水平自然也会逐渐提升。良好的写作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其中,日记是最纯粹的一种私人写作方式。日记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去记录生活,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倾诉。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和情绪会时刻因为外在的环境和人物变化着,他需要有一个潜在的倾诉对象,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倾吐出来,这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的一种方式。

再如,随笔的写作目的大体上与日记相同,其写作动力来也是自于学生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触,是一种零散琐碎的情感表達。例如,一名班级里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了,老师可能随口说了一句“你真棒!”但是却给他带了很大的触动。他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这道题很简单,很多学生都会。班级里那么多人举手,我心想老师肯定不会叫到我。没想到,刚刚举手就被点名了。当我站起来的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于是结结巴巴地说出了答案。没想到老师居然表扬了我,被夸的感觉好棒。我决定以后要多举手回答问题……”这就是学生基于内在的表达需求催动下写出的一篇小作文,它记录了作者因为一件事情触动而引发的情感变化和感悟,这是学生基于生活经历而自发的一种写作训练、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虞秀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91-92.

[2]孙相会.试析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02.

[3]曲文文.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D].青岛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生活化作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