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子宫出血110例临床分析

2019-09-10李雪慧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7期

李雪慧

【摘要】目的  探究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治疗后,69例患者显效,33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72%。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补佳乐和黄体酮胶囊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做为这一病症的常规用药使用。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指在检查后未发现有全身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主要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数量、性质变化分类可将子宫功能型出血分成7种类型,但在临床中主要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种类型[1]。两种功血的出血机制和治疗方法迥然不同,需要在临床中加以甄别。为总结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般诊断、治疗等方法,本院对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预见性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已排除生殖器官肿瘤、感染、妊娠异常、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或由血液系统、肝、肾等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功能疾病造成的阴道出血。根据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治疗原则将患者分为青春期组和围绝经期组。青春期组患者36例,年龄在12~23岁之间,平均年龄(15.78±2.15)岁。病程在3w~2a,主要症状为眼花、头晕、月经量多、月经不规律等。围绝经期组患者74例,年龄在39岁~54岁之间,平绝年龄(41.05±5.32)岁病程在4w~2a之间,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周期不规律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贫血纠正、抗炎治疗、感染预防等一般治疗,并适当运用止血药物。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年龄、子宫出血的特点、避孕情况、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着重对患者子宫、宫颈、附件大小及贫血程度进行观察。

在此基础上,青春期组患者采用补佳乐进行治疗。如患者无贫血症状,可直接口服补佳乐,每天1次,每次用药1mg[2]。如患者出血量较多,发生贫血,可每d肌注苯甲酸雌二醇6~8mg快速止血,分2~3次注射。血量减少或血止后,补佳乐递减至维持量。患者可于止血后20d停止服药,在停药前10d加用黄体酮注射液,每日肌内注射20mg。雌、孕激素的同时撤退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在停药后3~7d产生撤药性出血。在调整阶段,采用雌、孕序贯疗法人工周期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用药反应造成其周期性脱落。可持续治疗3~6个周期,如果患者仍无排卵,可使用克罗米酚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an-uterus axls,HPOU)功能。可在出血后第5d起,每日服用50mg克罗米酚,连续服用5d。对于排卵失败或体重在50kg以上的患者,可增加克罗米酚药量至100mg/d。

围绝经期组患者先行诊刮术,并将组织送检,排除其他疾病。诊刮术后5d,给予患者口服安宫黄体酮胶囊8~10mg/d,连续用药20d。在治疗后3个周期内,每次月经来潮第5d均重复以上治疗[3]。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在治疗后1w内止血,在一个疗程结束后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且保持3个月以上,基础体温双向或更年期患者血止绝经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7~10d内止血,一个疗程结束后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但维持时间在3个月以内,或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缩短,基础体温双相或不典型双相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后10d内未止血,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复发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诊断,11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23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3例,增生期34例,不典型增生20例。治疗后,69例患者显效,33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72%,详见表1。

3 讨论:

无排卵型功血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青春期功血是由于HPOU不成熟所致。垂体促卵泡激素分泌持续低水平,促黄体素无高峰形成,在多批次卵泡生长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排卵,导致卵泡在发育到一定情况后发生退行性变[4]。更年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内膜增生等原因引发。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卵泡骤减,但残存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雌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对垂体的反馈作用减弱。促性激素血含量增高,无法形成排卵高峰,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刮宫术可取出增生的子宫内膜,可迅速止血,送检组织可作为诊断依据,探明患者体内病症。本次研究中,子宫内膜炎23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3例,增生期34例,不典型增生20例。为疾病的发现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据临床统计有80~90%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无卵型功血。补佳乐也称戊酸雌二醇片,与孕激素联用进而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可补充人体自然生成的与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更年期时,卵巢雌二醇会分泌减少并最终消失,造成功血,适量的补佳乐能有效的减少骨吸收,可延缓雌激素减少造成的病症。补佳乐服用后可完全被吸收,会进一步代谢为雌酮、雌三醇、硫酸雌酮,在用药4~9h后达到最高血清浓度,与白蛋白和雌激素相结合,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排卵型功血分为排卵型月经失调和黄体功能障碍两种。排卵型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卵泡期异常,月经频发或过少等。黄体功能障碍为黄体期缩减到10d以内,见于不孕、早期流产、人工流產等[5]。小剂量雄激素可起到改善黄体功能的作用,也可用孕激素补充体内不足,或用绒毛膜促性激素徐进黄体发育。本次治疗中,69例患者显效,33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72%,说明补佳乐和黄体酮胶囊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做为这一病症的常规用药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华.阴式子宫切除11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134,136.1007-614x.

[2]卢美磷,俞超芹,翟东霞等.不同年龄阶段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185-187.1007-4813.

[3]温明芳,朱清华.复方醋酸棉酚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7):15-16.1006-4931.

[4]郑建新.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185-186.

[5]吴佩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加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