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及权益保障路径选择

2019-09-10张冷夫

关键词:生存现状权益

张冷夫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老人普遍增多。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步伐不相适应,作为贫困山区的商洛,其境内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经济、历史文化、老人自身生活习惯等方面。保障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的路径在于改善农村保险、医疗机制;加大农村养老的国家责任;加强农村互助养老;强化家庭养老的法制化。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权益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地,辖商州区和镇安、丹凤、商南、洛南、山阳、柞水6县一区,面积约19292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山区,农村人口136.65万人,占总人口的54%。在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涌入城市,这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商洛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但另一方面青壮年的整体外出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老人。项目组经过深入调研,访谈商洛农村数十位留守老人,了解留守老人这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被忽视,被牺牲群体的基本生存状态。

一、商洛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调查表明,商洛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方面存在着劳动负担重,精力压力大、情感孤独等特点,主要生存现状如下:

(一)物质经济

分析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首先应考虑物质生活条件。调查表明,总体而言,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和其他老人区别不大,其主要生活来源为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国家与社会的各种福利救济、外出务工子女提供的生活补贴等。具体而言,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为低保的占36.3%,子女供给占46.5%,自谋占9.1%,农村空巢老人中54.4%的人从事务农、打零工等各种生产活动,45.6%仅从事家务劳动。虽然因家庭和地区的差别,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收入水平上存在差异,但总体看来,其基本的物质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与随子女一起生活的农村老人没有太大差异。调查显示,54.6%的空巢老人生活有保障,45.5%的空巢老人生活基本有保障。这主要因为农村老人整体生活消费水平低,消费多满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缺乏发展性和享乐性消费。走访中也发现,个别老人基本的物质生活难以保障。

(二)精神情感

精神情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精神情感的诉求日益强烈,老年人的精神情感需求也应得到关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认为空巢老人情感缺失严重[1]。调查表明,目前商洛山区空巢老人在精神情感生活上存在着强烈的孤独感。商洛农村大部分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由于地处贫困山区,成年子女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迁往城市谋求职业,求得职业后,将子女迁入工作地学习,但由于经济压力等原因,将老人留在了农村。子女和孙辈的离开,对于老人而言不仅是物质经济生活上苦点,吃得差点,对于长期以来经常吃苦的老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基本上很好,没有接受不了的。但空巢让他们觉得最难以忍受的,是亲人远离所带来的疏离、孤独、失望、无助与价值上的自我否认,他们不得面对与年迈的伴侣或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屋子的现实。调查中,90%以上的老人渴望“子女陪伴”“生活更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儿孙满堂”、“儿孙绕膝”,用这一团圆热闹的生活愿景对比孤独生活的凄凉现实,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愈加强烈。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平时子女们在外为生活奔波,很少关注到父母的精神情感需求,就是关注到也无法解决;只有在春节才能回家和老人回家团聚,短暂的热闹团聚,更突显出老人日常生活的凄凉与孤独,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让空巢老人极易患上“节后孤独症”。[2]

(三)疾病治疗

在疾病治疗方面,调查发现,相对于和子女一起居住生活的老人来说,商洛农村空巢老人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很少去买药或者去医院治疗,大多空巢老人首先选择“硬扛”,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这是他们一直以来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一般都是小病不治疗,特别是像感冒之类的疾病,在确实不能通过自身的抵抗力“扛”过去时才选择治疗,一般治疗也是简单地买点药,很少去医院住院治疗。即使得了大病,19%的老人选择能忍就忍,19%的老人选择简单看一下,不住院。随着农村医疗合作体制的完善,目前农村村民疾病治疗方面的报销比例增幅很大,但农村空巢老人还是很少选择去住院治疗,而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生病大多就去医院住院治疗。这些空巢老人不愿意去治疗的原因主要是感觉治疗麻烦、家里生活不方便,行走不便或者住院治疗缺乏照顾等。也有少部分别农村空巢老人由于经济原因而不愿意去医院治疗,他们认为虽然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大,但是目前医院医药、治疗价格很贵,即使个人承担的比例较小,但由于总体费用高,个人承担的部分也很大,尤其对收入微薄的空巢老人尤其是只有一个老人的空巢家庭而言仍然难以承受。

(四)文化娱乐

在繁杂的生产劳动之余,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减轻劳动工作的压力,带来心理上的调适与精神上的愉悦,燃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调查发现,商洛农村大部分空巢老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不像城市里的老人那样生活多姿多彩,有丰富的文化娱乐项目可以选择,也可以跳“广场舞”、“抢购”或者外出旅游,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相比之下,空巢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劳动,最广泛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调查发现,大多农村空巢老人几乎将看电视作为唯一的娱乐活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看电视已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家里就是有电视,一个人也不想看。在商洛山区农村,可供老人娱乐的活动项目和场所也非常匮乏。他们有时想和其他老人或者邻居交流,但也存在着客观或者主观方面的种种阻碍因素。

(五)安全保障

调查发现,商洛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其自身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商洛地处于山区,村民不像平原地区那样聚集居住,居住得比较分散,大多顺路、顺沟、沿河岸居住,这样往往一家离另一家很远,最多是四五户住在比较临近的地方,大多数是单户独居,且没有修筑围墙的传统,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子女外出打工后,空巢老人在家,更易遭受非法侵害,最近几年商洛发生的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刑事案件比较多,最典型的是2013年商南县发生的一个犯罪嫌疑人连续杀死7名农村空巢老人的案例[3]。這个案例说明,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保障存在着很大隐患。据调查,34%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包括用电、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事故,突发疾病、遭遇诈骗等,不少老人遇到困难时很难得到及时救助[4]。

二、商洛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原因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目前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经过调查,结合商洛实际,我们认为商洛农村空巢老人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因素

商洛地处秦岭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可耕种土地少,山上的林木大多只是绿化树木,经济林木很少,导致商洛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目前商洛的7个县区里有6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单纯依靠种地难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多数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了商洛农村空巢老人相比其他经济富裕的地区更多。近些年,在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浪潮,但是商洛这种现象却很少,整个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外出人员返乡难以找到较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因此愈是边远贫困山村,空巢老人愈多[4]。

(二)历史文化因素

在陕西的关中地区,以及我国西北其他地区的农村,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老人一般都随子女一起生活,因为中国有“养儿防老”的文化传统。作为成年子女,和老人一起居住生活,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子女进城务工时,一般都通过协商在家里留下陪伴照顾老人的成年子女。但商洛在历史上属于楚汉文化的交界地,受楚文化的影响比较重。而楚文化早期来时中有“弃老”的恶习,虽然后来儒家的孝道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国家层面也提倡“孝道”,但这种“弃老”恶俗的潜在影响仍然存在。调查发现,商洛农村存在着很多子女不是外出进城务工的“空巢老人”,这些所谓的空巢老人,其子女住在附近,但是却不在一起生活,老人与子女各自单独生活,子女对老人照顾也很少。还有许多农村空巢老人,其子女就在本县市城区有固定的工作与住房,但是子女不愿与人一起生活。

(三)生活习惯因素

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人觉得,和子女一起生活不太方便,为了给自己一个适合自己的,更加宽松的生活空间而独自生活。有的成年子女在城市工作,在城市里買了住房,想将父母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生活,照顾老人、关怀老人。但是老人进城后发现存在许多不便,首先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子女的差别比较大,包括饮食习惯、起居方式、消费方式、交友观念等,容易和子女发生冲突,进而影响老人和子女的感情。还有看起来在城市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其子女往往白天上班或者忙于生意业务,不能陪伴老人,缺乏与老人的沟通和交流,晚上回家也不能够与老人定期交流,老人在城里也缺乏可以一起说话交流的对象,这样的城市“团聚”生活让老人感觉到更加孤独。有些子女将老人接到城市里让老人单独居住,不和自己共同居住,只按时给老人提供米面油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与老人的交流就更少,所以老人宁愿再回到农村,与农村一些年龄、兴趣、生活阅历相仿的人一起生活交流,打发时间。

(四)父母子女矛盾因素

调查发现,部分农村老人因复杂的家庭矛盾,没有与子女共同生活。有些老人由于家庭生活琐事或者子女之间因为家庭经济纠纷产生矛盾,从而导致子女都对老人不管不问,子女外出进城务工,多年对父母不给予经济上的接济,甚至电话问候也没有。有些子女就是在一个村子或者不比较近的地方生活,但是也对老人不管不问,不尽赡养义务,导致老人成为一种特殊的“空巢”老人。

(五)生育政策因素

在商洛农村,有一些空巢老人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有些农村纯女户或两个女儿的家庭,在女儿成年后出嫁,导致老人成为真正的空巢老人。因为在农民传统的思想中,认为女儿不是“传后人”,女婿是外人,因此老人是不愿意去女婿家一起生活的。当然大多数女婿也认为赡养岳父岳母不是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女儿从自己的小家和睦着想也不会接父母与其一起生活,这样就导致老人成为“空巢”老人。

三、改善商洛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的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和政府将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人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将子女抚养成人,也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晚年应该享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让农村空巢老人过上经济富足、身体健康、精神安逸的幸福生活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课题组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商洛农村空出更好老人的生活现状,保障其权益。

(一)改善农村保险、医疗机制

农村老年人由于在青壮年时期过度劳累,身体疾病较多,农村目前的合作医疗主要针对疾病的治疗,较少涉及疾病预防。因此,应建立农村老人常规的体检机制和疾病筛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痛对空巢老人的折磨。

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就医难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农民不再不敢看病、不再“因病致贫”,但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医疗问题还是影响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难以承受。因此还应当继续改革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机制体制,使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优质的医疗人员走进农村,走进农民,让农民看病治疗报销不再“麻烦”,同时要加强农村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让农民不再“因病返贫”。让农民,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有病敢医、有病可医、有病能医。

(二)加大农村养老的国家责任

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家庭养老制度,老人一般依靠家庭养老,不像城镇职工那样依靠国家养老。在农村,国家只对个别无子女亲属的孤寡老人,即“五保户”给予一定的生活扶持,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对于大量有子女亲属的老人则给予数额较低的补贴。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仍有近1亿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养老保险,2018年国家最低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人每月90元左右[5],各省市根据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微调,但总体而言补贴微薄,对于改善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没有太大作用。因此,国家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上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农村老人达到一定年龄后给予一定标准的生活补助,也就是给农村老人发放“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同时国家和社会对留守老人的安全负有一定责任[6],应加强对老人的安全保障。商洛市洛南县探索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按照“离家不离村,互助抱团养老”的思路在13个镇试点建设互助幸福院,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安全与情感支持[7]。

(三)加强农村互助养老

根据我国农村实际,今后在农村应该鼓励加强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大多在经济上基本可以自足,主要的问题是精神孤独、娱乐活动缺乏,文化生活枯燥,安全缺乏足够保障,因此社区或村委会应结合空巢老人的居住、年龄等实际情况引导建立互助组,定期沟通、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确保空巢老人生病或身体不适时能在其他老人的帮助下及时就医、通知家属。平时互助组可以建立每日沟通机制,方便老人们随时交流沟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打牌,或者一起看电视等,缓解老人们精神上的孤独,这样也可以对空巢老人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四)强化家庭养老的法制化

家庭养老还是我国目前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作为子女就是农村老人养老的主要责任人。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生存现状与家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农村老人不像城镇老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退休金、养老金,即使子女不孝顺也无法到养老院养老,其晚年的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子女对父母的奉养程度。

家庭养老也是商洛山区农村的主要的养老方式,针对目前农村養老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中各个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列入的:“常回家看看”不应只成为一句歌词,只成为空巢老人对子女的一种道德期盼,而应该上升为法律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子女对父母、尤其是独自生活在农村的空巢父母生活各个方面照料的基本标准,真正改善空巢老人的处境。

参考文献:

[1] 89.0%受访者感觉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严重[N].中国青年报,2013-6-14:08.

[2] 姬娜,白圩珑,田攀.留守老人儿童节后重返孤独,落差难忍感叹像根草[EB/OL].(2014-02-10)[2018-12-10].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2-10/5818122.shtml.

[3] 阮世喜.陕西商南警方破获连环杀人案:刑满释放男子半月内连杀七名“留守老人”[EB/OL].(2013-04-10)[2018-12-10].http://daan.cpd.com.cn/n157198/c16575419/content.html.

[4] 李治燕.近两年34%农村留守老人曾遭意外[EB/OL].(2013-04-13)[2018-12-10].http://news.sina.com.cn/o/2013-04-13/020926812109.

shtml.

[5] 老杨说三农.农村老人的福利:2018年农村养老金又上涨了,领取的时间也变了![EB/OL].(2018-01-14)[2018-12-10]. http://www.sohu.com/a/216575183_549120.

[6] 宋九.案犯为啥半月能连杀7位留守老人?[EB/OL].(2013-04-11)[2018-12-10].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4/11/241

21540_0.shtml.

[7] 李治军,苏晓鹏.商南空巢老人住进“互助幸福院”[EB/OL].(2013-11-27)[2018-12-10].http://www.shangluo.gov.cn/info/1057/38353.htm.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权益
The Cost of Cute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浦发信用卡开启权益定制活动
漫话权益
河南省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工作座谈会在许昌召开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